智“绘”田管图,科技为秋粮生长装上“数字大脑”。通过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测田间土壤、水分、气候等数据,精准掌握秋粮生长状况。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能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并预警,为精准施药等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数字化管理平台让农户能远程查看田块情况,便捷地进行灌溉、施肥等操作。科技的融入提升了秋粮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助力秋粮稳产增产,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迈向新高度。
央视网消息:连日来,我国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各地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全力保障秋粮作物生长。
近日,河南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局地⽓温超过42°C。当前正值全省5700多万亩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作物对水肥需求增加。河南全面推广滴灌节水技术,实现精准灌溉、高效供肥。7月1日以来,全省已抗旱浇灌玉米2348万亩。
目前,湖南大部分中稻处于抽穗分蘖期,晚稻处于插秧期。针对高温天气可能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害,27个农技服务小组正下沉74个双季稻生产重点县,指导各地采取增施叶面肥等措施,科学调度使用灌溉水源,全力保障晚稻用水需求。
黑龙江5000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抽穗期,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增加了水稻病虫害发生的风险。全省调配了超过25万架的植保无人机,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在鸡西市,当地根据病虫害监测预报和水稻长势,为农户量身定制施药方案。
黑龙江省鸡西市华冠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殷亮称:“田块分布、飞手信息、用药方案、作业轨迹均会被一一记录,确保作业过程规范安全。”
近日,针对中东部出现的高温天气,农业农村部与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研判会商,对河北、河南、山东等12个省份启动农业防高温干旱四级应急响应,指导各地落实以水调温、叶面喷施、抗旱浇水等措施,切实减轻高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一篇:从数据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及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