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积极升级 130 处环卫设施,展现出“更靓更净功能更强”的成效。这些升级后的环卫设施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大方,与城市环境相得益彰,让城市的面貌更加靓丽。同时,在清洁功能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能更高效地处理垃圾和保持环境整洁。无论是垃圾桶的设计优化,还是清洁设备的更新换代,都为白云区的环境卫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清洁与美化进程,让居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环境。
7月17日,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获悉,今年以来白云区已完成130处环卫设施改造升级。更靓、更净、功能更强,成为升级改造后环卫设施的特点。
绿白新装亮相,设施“内外兼修”亮新颜
据悉,广州自2024年起持续推进包括压缩站、工具房等环卫设施升级改造。截至2025年7月,白云区不少垃圾投放点、压缩中转站等环卫设施,跟随广州市新款环卫设施样式,升级为绿白涂装的“资源收集中心”“资源集运中心”。相比昔日缺乏统一样式的环卫设施,有着极大改变。
环卫设施的升级改造不仅注重“外表美”,同时关注“内涵美”。据了解,白云区今年以来已同步升级环卫公厕33座,对存在破损、残旧的内外装饰和固定设施进行修复、翻修或更换,确保公厕美观耐用。
技术“去味”,环卫设施告别脏臭顽疾
“内外皆美”,并非本次环卫设施升级的全部。记者获悉,广州市白云区使出“干净大招”,让环卫设施洗脱昔日“脏臭”形象。
记者看到,经升级改造后的白云区新市街新达路资源收集中心,不仅满足垃圾分类投放,还实现“垃圾不落地、收运不暴露”。该中心增加了臭氧除臭机和灭蝇灯等设备,减少了垃圾房的臭气和蚊蝇孳生。位于新市街的白水龙垃圾压缩站,新型次氯酸除臭系统正持续运转,一体化智能负压喷淋装置将异味消除。
“以前路过收集站都要掩鼻快走,现在不仅没异味,外立面还有绿植墙装饰,成了街角一景。”家住新达路资源收集中心附近的市民陈先生,对资源收集中心的“干净大招”点赞。
垃圾处理能力提升,“智慧大脑”安装在环卫设施
记者从白云区城管部门获悉,通过本轮升级改造,环卫设施的使用功能进一步提升加强。
据悉,今年以来,白云区已对5座重点压缩站进行“手术刀式”改造,翻新作业车间地面墙面,更换大功率压缩机组,加装密闭无声卷帘门和隔音玻璃。“改造后日均处理能力提升30%,垃圾滞留时间缩短40%。”白云城管有关负责人介绍,每辆运输车完成电子称重后,数据实时汇入白云智慧城管平台,为垃圾清运调度提供精准依据。
走进江夏文化广场环卫驿站,只见休息桌椅、饮用水、医药箱、充电设备等设施一应俱全。“以前只能在路边树荫下歇脚,现在有了环卫驿站,大热天能避避暑,下雨天能躲躲雨,让我们工作更有干劲了!”黄石街市政服务所的环卫工人陈傅斌感慨说。
据统计,今年以来,白云区已经建成环卫工人休息室共12处,日均服务超100人次。
记者从白云区城管部门获悉,白云区计划进一步提升环卫设施的智慧属性,目前正为符合安装条件的一批环卫设施,安装 “智慧大脑”系统,实现问题“发现-派单-处置-反馈”的全流程闭环管理。一旦发现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就能自动预警,并马上派单应急处置。
文|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成广聚 全碧芳 石建华 秦君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