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迎来重要突破!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试点,这在大湾区内独一无二。此试点意味着广州在数据治理与应用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将为地区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坚实基础。通过构建可信数据空间,能有效整合和管理海量数据,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真实性与可用性,促进各领域数据的共享与协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智慧城市、产业创新等领域取得更卓越的成果,引领区域数据发展新潮流。
7月16日,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公布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广州共有五个项目入选,涵盖城市、行业、企业三类试点。其中,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入选的城市级试点,南方电网、南方航空、广汽集团、金域医学四家企业也分别凭借各自领域的创新实践跻身试点名单。
前瞻布局,为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连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推进企业、行业、城市等五类数据空间建设。
广州市积极响应国家部署:
政策层面,《数字广州建设总体规划》《广州市数据条例》等文件构建了数据合规发展的制度框架,司法机关同步出台保障数据空间建设的司法意见,形成“立法+司法”双重保障。
基建方面,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广州数据交易所、全球数源中心相继落地,5G、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广泛应用,打造出“安全+运维”双中心的数据交互环境。
产业层面,低空经济、卫生健康、绿色低碳、物流等领域数据开发利用入选国家试点,首份数据产业图谱编制完成,推动跨行业数据生态加速成型。
开放领域,依托南沙自贸区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主动对接国际规则,为数据要素跨境流通积累经验。
多元试点齐头并进,覆盖城市治理与重点产业
此次入选的试点项目,既涵盖城市级顶层设计,又深入重点产业场景,形成“全域布局+精准突破”的发展格局。
作为大湾区唯一城市级试点,广州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自今年4月上线以来,已由市政务和数据局牵头成立专项工作组,聚焦绿色低碳、医疗健康等领域开发创新数据产品,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公共数据与企业数据融合机制,构建覆盖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全域数据资源体系,打造大湾区数据流通枢纽。
企业与行业试点则展现出鲜明的产业特色。南方电网依托电力行业数据空间,推动新能源并网、电网调度等数据协同,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南方航空通过航空数据空间整合航班调度、客货流等数据,提升运行效率与服务体验;广汽集团以汽车产业数据空间串联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智能制造与绿色供应链数据协同;金域医学在医疗健康领域搭建数据空间,安全共享诊疗数据,加速精准医疗研发。
此外,广州还同步孵化了卫生健康、知识产权、建材定价、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特色数据空间,通过场景挖掘、生态培育,推动更多行业打破数据壁垒,形成“国家试点引领、地方特色跟进”的多层次发展态势。
持续深耕,激活数据价值新引擎
“此次入选既是国家对广州数据事业发展的肯定,更标志着广州在构建数据流通新秩序、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方面迈入新阶段。”广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第一时间召开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积极落实国家试点要求,部署具体任务,为推进试点工作按下“加速键”。
下一步广州将以“试点引领—政策激励—生态共建—技术筑基—跨域联动”为路径,推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再升级。包括分层推进试点培育,力争国家试点两年内突破数据确权、定价等关键环节,未入选项目纳入“储备池”动态培育;出台专项奖补政策,叠加中央预算内投资、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设立创新基金扶持中小企业;依托城市数据空间6个专项工作组,推动行业专区互联、数据互通、主体互信;促进数据空间与AI大模型协同,实现“数据赋能技术、技术反哺数据”;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协同”的治理生态。
文|记者 李焕坤 通讯员 穗政数宣
图|记者 李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