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山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面向公众征集意见,这一举措意义重大。通过广泛征集公众意见,能充分体现民主决策,让市民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公众可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需求,对规划调整提出看法和建议,有助于优化规划方案,使其更符合居民实际生活。这不仅能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能增强居民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动荔湾山村片区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7月8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方网站发布《荔湾区山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规划”)。荔湾区人民政府拟对荔湾区山村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调整,将调整方案向利害关系人进行公示,公开征询意见。公示期限为2025年7月8日至2025年8月6日。
根据规划,山村片区规划范围位于荔湾区白鹅潭商务区重点功能片区,北至芳村大道、南至规划次干路三、西至塞坝涌、东至花地河,用地面积106.99公项,涉AF0106、AF0107、AF0108、AF0109、AF0203规划管理单元。
根据规划,此次申请调整内容包括:
规划用地及指标:
规划总建筑面积175.14万㎡
规划范围总面积106.99公顷,其中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5.81公顷,商住用地14.10公顷,商业设施用地面积11.98公项。公共服务与市政设施用地面积4.30公顷,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用地32.57公顷,绿地与广场用地19.64公项,水域面积8.5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75.14万㎡,其中居住109.06万㎡(含地块内公服),商业办公61.57万㎡,独立占地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4.51万㎡。
规划范围以外的用地,由于大涡街道路红线调整,在保证各个地块总计容建筑面积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调整AF010704、AF010729地块的用地面积和容积率以及相关绿地水系的地块编码和面积。
道路交通优化:
整体形成“三横两纵”路网结构
优化地区路网结构,将洞企石路南北向贯通并增加跨葵蓬涌功能(预留接葵蓬路的条件),形成南北向贯通性通道,观光路东西向接涌岸路形成贯通性通道,分流如意坊放射线、芳村大道中压力,整体形成“三横两纵”路网结构;路网密度维持现行控规10.7km/km²不变,道路面积率由约28.6%提升至约29.9%。
绿地系统调整:
公园绿地(G1)面积增加2.42公顷
优化绿地系统结构,调整后公园绿地(G1)面积由12.76公顷调整至15.18公项,增加了2.42公顷;防护绿地(G2)面积由6.88公顷调整至4.46公项,减少了2.42公顷。绿地总面积19.64公项,调整前后维持不变。
公共服务与市政设施优化:
配置居住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113处
根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要求配置居住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113处,建筑面积9.97万㎡;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按照不少于产业建筑面积6%配置。
河涌水系调整:
调整葵蓬涌河涌管理范围
结合规划用地布局和路网,调整葵蓬涌河涌管理范围,河涌水域线位不变,调整后水域面积增加0.24公顷。
历史文化保护:
原址保留并活化利用5处单位(遗产)
规划范围涉及1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处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1处广州市地名文化遗产,本次均原址保留并活化利用。集中保护具有保护价值的一般建筑16处结合公服设施打造特色服务街坊。
据了解,山村位于荔湾白鹅潭商务区,临近花地河畔,位于广州地铁11号线石围塘站上盖。作为全国首批“依法征收+净地出让”模式开工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山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自2024年9月30日动员会启动房屋征收工作以来,征收时间、户数的综合效率创出了近年征拆新高度,股东、社员意愿征询同意率均超90%。
“中国茶城看广东,广东茶城看芳村”,芳村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茶叶集散地,项目范围内集聚多家茶叶市场,未来片区将推动建设南方茶叶大厦、山村大厦、山村逸彩大厦等项目落地。
陈述申辩意见反馈方式
(1)信函反馈意见
请邮寄至广州市荔湾区西华路56-1,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科收。(邮政编码:510176)
(2) 网上反馈意见
请登陆查询网址,在对应公示图下方直接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