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一工厂老板欲不出家门考驾照,却差点被骗 40 多万元。骗子以“远程考驾照”为由,声称无需实际到场,只需缴纳费用即可获得驾照。老板被其迷惑,准备转账时被家人察觉并阻止。后经警方调查,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骗子利用人们想快速获得驾照的心理实施诈骗。此事件提醒人们,在面对此类看似便捷的好事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避免遭受财产损失。
“我只是扫了一个广告二维码,在手机刷分学习就可以领取摩托车驾驶证,我并没有被骗啊!”7月4日晚上9时许,当广州增城公安民警找到刘先生时,他还坚称自己没有上当。
当天晚上7时许,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大敦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指令,称辖区内一群众正遭遇电信诈骗。民警林盛根据指令信息迅速与事主刘先生进行联系,“对方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我们非常着急,担心稍作迟疑事主就会遭遇重大的损失。”
紧急之下,民警林盛便驱车上门寻找,然而达到住址时,却发现大门紧锁,任凭林盛如何敲门都没有应答。
警觉的林盛发现大门旁有一楼梯,望过去有那么一丝的灯光。沿着楼道进去,林盛发现是一个工作车间。“刘先生在不在这里啊?我们是派出所的民警,有紧急事项需要找他处理!”
根据车间的员工介绍,刘先生正是这工厂的老板,正独自一人在工厂的阁楼。
没等工人讲完,林盛一个箭步冲上阁楼,立刻从房里的男子夺过手机:“你正在被遭遇电信诈骗,请立刻停止所有操作!”接着,林盛又熟练地把手机中的SIM卡拔出。
原来,刘先生为了送货方便一直想要考取个摩托车驾驶证,因工作繁忙,难以抽身。有天,他在网络上看到了一个广告,声称不出家门半步便能轻松考取驾照,于是刘先生便扫描了对方的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添加对方为好友后,按照指引刘先生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陌生链接,输入了手机号码、身份证、验证码等信息,自己的手机便自动操作起来了,并且无法对手机进行常规操作。刘先生深信,这便是对方口中的“挂机学习积分”。
林盛拔出SIM卡后,便让刘先生致电银行,将所有绑定手机支付软件的银行卡进行临时注销。
一番操作之下,刘先生银行卡里近45万元的余额得以保存。
为了让刘先生从骗局中彻底抽身,林盛还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网络骗局和防骗技巧。
事后,刘先生不禁向林盛竖起拇指:“太感谢派出所的民警了,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45万的货款或许就打了水漂了!”
警方提醒:对于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和链接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地扫描,不仅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露更甚之还会财产损失。同时,考取相关证件要按照正规渠道,依法守法,切勿贪小便宜而因小失大。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通讯员 郭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