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瑜:光影长守童真梦,镜头定格向阳生视频中,李嘉瑜以独特视角,用光影记录下童真的美好瞬间。每一个镜头都仿佛是一颗璀璨星辰,定格着孩子们向阳生长的模样。她通过细腻的拍摄手法,展现出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无限的活力,让人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这份对童真的坚守,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的世界,也触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灵,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重新找回那份最珍贵的纯真。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值得被看见。”这是广州市越秀区大塘街道儿童督导员李嘉瑜最常说的话。七年时光里,她穿越老城街巷,用手机镜头记录下多名困境儿童的成长轨迹。从贴着卡通贴纸的窗户到云端绽放的星空画,这个“90后”姑娘用独特的方式,在镜头与心灵之间架起守护的桥梁。
镜头为桥:记录成长微光
一部装满照片的手机、一个塞满受助者资料的包,构成了李嘉瑜的日常办公标配。她的手机里存着上千张照片:斑驳老墙上新贴的卡通贴纸、慈善超市里兑换的文具礼包、家里饲养的可爱猫咪照片......“第一次看到那个贴着贴纸的窗户,我就明白了这里有着需要被守护的孩子。”她总是边巡访边记录,将孩子们的居家环境变化制成动态档案。
当发现困境儿童有入学困扰时,她用时三个月通过交流与互动建立信任。台风天送防寒物资时顺带唠家常,寒潮预警时提醒添衣保暖,终于成功帮助这个孩子坐进了特殊学校的课堂。玻璃幕墙上,她拍摄的入学纪念照映着整条街的灯火,家长发来的消息写着:“现在,孩子每天都满怀期待地去学校学习,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信任为钥:捕捉柔软瞬间
“建立信任就像按下快门,要抓住最柔软的契机。”在家访拍摄居住环境时,她“意外”翻出手机里的猫咪照片,让沉默的孩子第一次主动开口:“期末考好了能去你家看猫吗?”这个瞬间被她写进工作笔记——如今,孩子已成为“一日店长”,专注拍摄咖啡拉花的模样让她想起木棉花的绽放。
面对因学业压力闭门不出的高中生,积极邀请他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三个月后,男孩在社工站的活动室吐露心声:“原来不是非要考第一才值得被爱。”这个曾用呐喊发泄压力的少年现在成了“亲子手作坊”的常客,他设计的彩绘让社区咖啡角变身童话世界。
爱心绽放:点亮万家灯火
办公室里,震动的手机照亮过许多难忘时刻——“李老师,我的设计被选为义卖商品了!”收到这条消息的李嘉瑜难掩内心的喜悦。她清晰地记得,这个女孩三个月前还胆怯地躲在镜头之外,而如今却能自信地用vlog完整记录下慈善义卖的全过程。
不少在外区居住的孩子曾让她忧心不已,直到与兄弟街道建立了“云端守护”联络机制。现在,她每周都会收到跨区发来的照片:搬进公租房的女孩在窗台摆上了向日葵,转学的少年在新教室比着“耶”的手势。夕阳下的共助空间里,孩子们举着自制摄影奖状簇拥着她,玻璃幕墙倒映的不仅是笑脸,还有整座城市的温情目光。
七年间,这位全身心投入儿童保护事业的姑娘始终坚信:真正的守护并非在于改变所有困境,而在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镜头中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当万家灯火渐次点亮,她的手机再次响起——那位喜欢猫咪的女孩发来了喂养流浪猫的照片。窗外道路的尽头,木棉树下静静躺着一个背包,里面装着准备兑换文具的慈善积分卡。
统筹|林如敏 孙朝方 刘云
策划|刘云 骆苹 董华海
执行|符畅 冷霜 黄怡璐
文|江皓轩
视频|李明珍 刘明东 郑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