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职业瓶颈?
职业瓶颈,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无法改变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个停滞时期。
判断律师是否处于职业瓶颈时,很明显的指标就是收入连续多年一直在某一个金额上下徘徊,增长乏力。
当然,前提是你已经上路了。
如果你一直还没有上路,只是无法突破困境走上律师职业之路。那么,你不是遇到瓶颈了,而是要考虑是否适合做律师,是否需要换一个职业。
比如我自己,1997年毕业分配到检察院,刚开始搞侦查工作时,觉得很有趣,搞了三年后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后面又去过侦查监督科和公诉科,干了几年后,觉得在体制内呆下去,好像这一辈子虚度了,于是决定辞职走人。
这个时期的我,属于在仕途上没有上路的人,它不是职业瓶颈,而是我不适合这种职业。
其实,出现职业瓶颈期是正常的。这是个人或者组织从起步、发展到稳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必然现象。律师个人有发展瓶颈期,律师事务所也有发展瓶颈期。
比如,一位刚结束实习领到执业证的律师,踏上了律师职业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在提升,案源在增加,收入在增长。这是发展期。
当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会发现,该学的东西已经学会了,在现有环境下很难再学到新东西,故技能上难以再提升;能利用的资源用尽了,故案源上也难以再突破;特别是每年重复干着差不多的工作,日子好像陷入了死循环,收入上也增长乏力。这就是职业瓶颈期。
二、如何突破职业瓶颈?
1.取决于个人
有句话说得好——“我”是一切的根源。即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些人喜欢稳定,害怕冒险,在职业瓶颈期过得悠然自得。每天打点小牌,喝点小酒,唱点小曲,日子滋润得很。故其内心不想打破这种稳定,也从没想过要突破。也许谁要打破他的美好生活,他还会跟谁急呢?
有些人天生喜欢冒险,害怕固化,遭遇瓶颈时特别焦虑。他也可能会打点小牌,那是打发时间;也可能喝点小酒,那是心中郁闷;还可能去唱点小曲,那是心理调节。
别看表面上两种人差不多,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你会发现这两种人完全不一样。后者改变现状的愿望非常强烈,只是尚未找到改变的机会和方法。
当然,只要自己想改变,机会总会有的,方法也会有的。关键还是在于个人是否想改变,以及改变的欲望有多强烈。
2.突破的方法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是换地域。
曾经听一位同事跟我讲过,他原在某地级市执业,干了几年后,每年收入三十多万元,在当地也算是高收入了。原本他打算就这样过下去了,反正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后来机缘巧合,他来到长沙逛了逛,觉得还是来长沙更好。于是,他加入了盈科长沙所。十年后的现在,他的团队年收入已经过千万了。
不同的地域,发展的天花板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池塘里的鱼,再怎么大也比不上湖里的大鱼,而湖里的大鱼又比不上海里的大鱼。
所以,如果是地域局限造成的职业瓶颈,可以考虑换执业地域。
二是换领域。
还有一位同事,曾经是一名万金油律师,每年辛辛苦苦也就四五十万收入。后来,他率先研究资产证券化,结果在这一领域闯出了一条新路,成为了国内这一领域的专家型律师。现在其团队三个人,每年收入在五百万以上。这就是换领域成功的典范。
几年以来,盈科长沙所那些高收入的律师,全部都是已经专业化、团队化的律师。
如果你还是什么都做,而且做得很累,却又不赚钱,真的可以考虑专业化。
其实,专业化没有那么难。简单来说,就是统计一下你收费较高的业务出自哪里,然后有意识的去开拓这个领域。同时,放弃那些占用了你大量时间,却又效益较低的业务。只要坚持去做,三年就会见效。
三是换平台。
记得我曾在《律师如何选择事务所》一文中说过,当你在某个平台,学不到东西、赚不到钱、不开心或者看不到希望时,为什么不考虑换个平台呢?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相信:换一个平台一定能有新的收获。
当然,千万注意:那些进去容易出来难的事务所,你就别去了!这样的事务所是个大坑,掉进去会很麻烦。
有人说,为什么不自己办所呢?
2005年初我来到长沙做律师,2009年时师父让我做事务所主任。我明白师父的意思是想让我接手事务所。可是我想,自己在这个所执业五年了,已经学不到什么新东西了,还是想去别的事务所,看看别人是如何做律师的。于是,2013年初我亲手把事务所注销,跟随师父去了别的事务所。
在我去盈科长沙所前后,每年都有人邀请我一起去办所。我说,当年有一个现存的事务所,我都没接手,怎么可能再去办新所。
毛主席说过,“革命不走回头路。”办新所能有什么前途呢?何况律师行业的趋势是“事务所平台化,律师个人专业化”。请不要干违背趋势的事情!
记得盈科长沙所有多位曾经自己办过事务所的律师,后来都不办所了,来了盈科长沙。现在摆脱了烦琐的管理工作,一心一意做业务,好得多。
四是换模式。
如果你觉得,换地域太难割舍现有的资源,换领域需要时间积累,换平台也有现实的羁绊,那么不妨考虑换个模式。
比方说,你现在是一个人单干,可以考虑组织团队一起干。招个助理帮你分担日常事务,或者与其他律师形成优势互补,都可以。目的还是让自己单位时间的效益最大化。
这样做,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能够快速见效的。
3.把握好时机
凡事都有个时机。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就好像桃子,采摘早了,不好吃,采摘晚了,又坏掉了。
可以先有个想法,然后提前做准备,当时机成熟时,一击必中。
当然,同经济大环境也有关系。比如,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以来,经济形势一年不如一年。这个时候跳槽的、创业的,可能就比较艰难,还不如保守一点,先稳住再看。
三、转变观念,遵循内心。
你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别人而活。在不违法犯罪、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你自己开心就好,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修行是向内求,不是向外求的。故每当面临选择的时候,要遵循自己的内心,你就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心想要。如果是想做给别人看的,那就算了吧。别人很忙,谁有时间、有心思来看你的表演呢?如果不在乎别人是不是看到,而是自己内心舒服,那就去做吧。
什么叫“如来”?就是本来的样子。活出本来的样子,不用“装”,才是最潇洒、最舒心的。
—————————————————
何忠民律师,湖南省邵阳县人,1997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其后分配到国家检察机关工作八年,2005年至今从事律师工作,主要从事刑事辩护、刑事合规和企业危机管理工作,尤其擅长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辩护。
其每年亲自承办的案件一般不超过10件。不过,凡是其亲自承办的案件,必亲力亲为,全力以赴,把辩护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把每一件案子办成经典案例。
执业十九以来,办理过厅级、处级、科级等领导干部、公务员职务犯罪案件数十件,办理过企业老板、高管经济犯罪案件数十件,绝大多数都实现了预期的辩护目标,深受客户好评。
现任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刑民行交叉法律事务部副主任、刑事专业律师。
上一篇:“给你”用英语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