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协辟谣指出,辅助驾驶并非自动驾驶。L2 级车辆虽具备一定辅助功能,但仍需驾驶员全程监控。辅助驾驶系统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提供辅助,不能完全替代驾驶员的判断和操作。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如果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驾驶而放松警惕,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应明确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区别,切实履行驾驶职责,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日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等机构联合发布了4月“科学”流言榜,针对“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的误解进行了辟谣。北京科协强调,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所谓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其最高等级仅为L2级,即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旨在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便利性。这些车辆的辅助驾驶功能包括车道居中保持、自适应巡航等,但驾驶员在使用时仍需保持注意力集中,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
北京科协进一步指出,市场上出现的“L2+”、“L2.5”、“L2.9”等宣传标语存在过度包装之嫌。即便达到L3级,也仅是有条件自动驾驶,在限制条件下执行部分功能决策,驾驶员仍需随时准备接管驾驶任务。根据国家标准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驾驶自动化分为L0至L5六级,其中L0-L2级为辅助驾驶,L3-L5级为自动驾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