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城”到“一个圈”: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探析
创始人
2025-05-01 19:11:16
0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是区域发展的重要举措。从“一座城”到“一个圈”,意味着突破城市边界,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以长春为核心,带动周边城市,整合产业、交通、生态等要素。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协同布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宜居宜业的都市圈环境。这一转变有助于提升长春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动力。


花开吉林,春意盎然。

晨曦初现,在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试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进行OLED发光材料产品的品质开发;暮色四合,在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内,一列中欧班列汽笛长鸣,蓄势待发……

日夜交替间,长春,这座有着厚重底蕴与蓬勃活力的城市,始终承载着一个时代命题:在东北振兴的关键节点上,长春如何破局?

这是时代命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今年立春刚过,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长春,明确提出“要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注重同东北地区其他省份的协同联动,形成融合发展的格局”。

从“一座城”到“一个圈”——放眼东北亚经济版图,这一关键落子,不是简单的城市扩张,也不是单一的产业升级,而是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系统工程。

三四月间,吉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在长春、吉林、辽源、四平四座城市调研,每一步都踩在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思路的关键节点上。4月30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集思广益、碰撞思想,再次深入研究长春现代化都市圈规划思路。

经济坐标:东北振兴的“国之重器”

在国家区域发展的版图中,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绝非简单的地理概念。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丁一兵认为,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不仅是吉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国家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

其实,这种战略地位在长春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中正在不断具象化。

自《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于2021年发布以来,国家政策密集布局,将长春推向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会点。作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核心节点,长春的区位价值被赋予全新使命——它不仅是连接东北亚五国的经济纽带,更是中国向北开放、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战略门户。

2024年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现场,来自俄罗斯、韩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签下超百亿元合作协议,便是长春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枢纽作用的缩影。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与满洲里口岸的联动升级,构建起“借港出海”的全新通道,使得东北腹地的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得以高效对接国际市场。

这种战略布局的纵深推进,让长春从传统工业城市跃升为国家开放战略的前沿阵地,其一举一动都与东北振兴乃至国家发展大局紧密相连。

以长春为圆心打造“圈”,丁一兵认为,这是突破东北振兴瓶颈的重要抓手。

“圈”内,以空间优势为基础,打通交通节点,能够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合理利用,进而带动吉林省全域协同发展。“圈”外,通过哈长、沈长都市圈的联动建设,则可重塑东北城市群功能网络,有效改善东北城市群离散化的格局,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

从“城”到“圈”,如同打造一把开启东北振兴新征程的金钥匙——

这是加强与东北其他省份协同联动的关键之策,是打破行政壁垒、畅通要素流通的破冰之措,是推动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的创新之路,更是构建东北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新格局,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的振兴之基。

先天禀赋:区域协同的“硬核支撑”

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战略选择绝非偶然,而是其独特区位优势与坚实经济基础的必然结果。

从地理区位看,长春现代化都市圈位于东北中部,天然具备连通东北、与其他省份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的区位条件。

吉林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姝宏认为,这种“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使得长春能够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与资源优化配置,带动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构建起东北地区最具活力的产业集群网络。

交通体系的“骨骼重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区位优势。长春龙嘉国际机场T3航站楼建成投运后,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直航航线覆盖东北亚主要城市;“米”字形高铁网络建成后,长春至沈阳、哈尔滨的通行时间压缩至1.5小时内,与京津冀、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这种立体化交通网络的构建,不仅打通了区域经济循环的“任督二脉”,更让长春成为东北亚物流枢纽的关键节点。数据显示,2024年长春国际陆港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40%,成为“一带一路”北线物流大通道的重要支撑。

北接哈长城市群,南连沈阳大连,东接吉林和珲春,并与俄朝连通,而向西与松原白城以及内蒙古东部城市相连,以长春为中心,可东出日本海,西连蒙古国,这样的区位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打造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有区位优势,有交通强化,经济基本面的“硬核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以长春为中心,半径200公里范围内集聚了吉林省近70%的人口与70%以上的经济总量,形成了天然的经济辐射圈。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市GDP比重达58%,形成了从整车制造到核心零部件研发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依托黑土地的资源禀赋,长春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皓月牛肉、德惠大米等品牌畅销国内外。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春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释放,吉林大学、长春光机所等科研机构每年产出专利超万件,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这种“产业+科技+资源”的多维优势,构成了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发展的坚实底盘。

创新破局: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密码”

以“圈”破局,核心在于创新驱动、产业协同和机制优化——这是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破局密码。

其中,如何打破区域壁垒,实现资源深度整合与协同发展,推动圈内城市间形成 融合共生格局,是其向纵深迈进、加速建设的核心命题。

近年来,长春以创新为笔,无论是汽车产业的“二次创业”,还是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都堪称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标杆级样本。不过,如何通过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打造,进一步激活“多城共生”的协同效应,形成差异化、互补化的发展格局, 是“圈”中应有之义。

作为开放型区域发展形态,竞争力与辐射力构成了现代化都市圈的核心标识。丁一兵认为,在强化核心城市引领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产业协同网络是推动“圈”内“链式联动”与“集群共生”的一个前提。比如,长春聚焦整车制造与核心部件,引导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等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差异化配套集群。另外,推动“长春—吉林长吉产业走廊”“长春—四平高端装备产业园”等合作园区建设,共享基础设施与政策资源。成立都市圈汽车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联盟,制定统一技术标准与供应链体系——这都是进一步激活协同效应,形成差异化、互补化发展格局的着力之处。

创新生态的构建是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持续发展的关键密码——

近年来,通过实施“人才新政”,长春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超5万人,设立百亿元规模的产业创新基金,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创新平台。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的实践颇具代表性:该中心通过“揭榜挂帅”机制,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资源,攻克了新能源汽车芯片、高端医疗设备等30余项“卡脖子”技术。

这种创新生态的培育,在未来“圈”的建设中至关重要,它将让长春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实现根本性转变,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长春现代化都市圈的建设不仅是一座城市的突围之战,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缩影。从顺应国家战略的方位应势而谋,以区位优势为依托,用创新驱动赋能,一个更具竞争力、更富创新力、更有辐射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将为东北振兴乃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新的吉林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广交会遇五一,看“最美劳动者” 【图集】广交会与五一相遇,展现“最美劳动者”。在这热闹的时刻,制造一线的工人们默默奉献。他们身着工装...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鸿蒙智行五一销量创新高,单日大... 鸿蒙智行在五一期间销量创新高,单日大定突破 5000 台。这一成绩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品牌影响...
“撸小矮马、叹早茶,五一广州市... 这个五一,广州市儿童公园推出遛娃新玩法。孩子们可以亲近可爱的小矮马,亲手抚摸它们,感受萌物的魅力。同...
AI 视频:检徽下的正义之手展... AI 视频:检徽之下·正义之手以生动的 AI 视频形式展现。检徽象征着法律的公正与威严,正义之手则代...
凡人微光:“19801,任务顺... “19801,顺利完成任务!”这句简洁的话语背后,蕴含着凡人的微光。在平凡的岗位上,无数人默默奉献,...
广州上下九美食节“五一”助兴,... 图集展现了广州上下九美食节在“五一”期间的热闹景象。非遗老字号特色小吃纷纷登场,如陈添记的鱼皮、南信...
美国经济衰退非狼来了,而是有时... 美国经济衰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迹可循。从一系列经济数据来看,如高通胀持续、利率不断攀升、债务问题凸...
Jeep 全新指南者 2025... Jeep 全新指南者重磅曝光!这款车将推出纯电、混动、插电全系动力版本。纯电动力带来环保出行体验,混...
新势力 4 月交付升温:零跑夺... 4 月新势力交付升温态势明显。零跑凭借出色产品表现稳夺销冠,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小鹏连续 6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