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明确指出,若因虚假宣传自动驾驶而导致严重后果,责任人将面临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体现了对虚假宣传行为的严厉打击,以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动驾驶技术虽有前景,但必须确保宣传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虚假宣传可能误导消费者,引发安全事故,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此举旨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让公众对相关技术有更准确的认知和信任,避免因不实信息而陷入危险境地。
4月17日,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交通言究社”发文提醒驾驶人谨慎使用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文章指出,部分驾驶人因对辅助驾驶功能认知不到位,误将其等同于自动驾驶,从而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从事玩手机、睡觉等危险行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
文章强调,当前国内主流量产车辆所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仍处于0-2级,属于“人机共驾”范畴。驾驶人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必须全程保持双手控稳方向盘,持续监测路况动态。同时,驾驶人应了解辅助驾驶功能的启用或关闭方法,避免在功能异常、恶劣天气或突发紧急事件等情况下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文章还提出企业应强化新用户培训,规范营销宣传行为,不得虚假或夸大宣传辅助驾驶功能,防止驾驶人滥用风险。误导宣传、驾驶分心、产品伪劣等行为将触碰法律红线,驾驶人滥用辅助驾驶功能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及刑事追责等法律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