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Go, GZ!澜湄青年公益行”活动在穗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澜湄流域青年,以公益为纽带,促进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合作。青年们积极参与各类公益项目,如环保行动、教育帮扶等,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担当。通过活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为澜湄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理念,让“澜湄精神”在广州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为推动澜湄区域的共同繁荣贡献了青年力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图/活动主办方提供
今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十周年。4月16日记者从广州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获悉,日前,由广州国际交流合作基金会、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联合主办的“Let's GO, GZ!魅力广府”澜湄青年公益行活动在穗举行。来自老挝、泰国、越南等国近40名青年师生在走进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地,增进了对广府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见证。5118件/套馆藏文物记录了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商人体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广州在中国清代对外贸易历史中“一口通商”的重要地位。
在参观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时,留学生表示:“以前听说过十三行,但却是第一次了解到广州是‘千年商都’,有着上千年的商贸文化。很高兴可以在十三行博物馆看到这些与不同国家来往的手工艺品被这么好地保存下来,非常精美。”
在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非遗馆,澜湄留学生们被展品深深吸引。来自广外的越南留学生范越英在看到广绣展品时说:“第一次知道广绣有这么多品类,当亲眼看到一个绣娘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的粤绣时,我感到十分的震撼和钦佩。”她表示,此次的实地参观游览为她在中国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她说:“今天去过的每个地方都很有惊喜。特别是当了解文物和它们背后故事时,这些都是书本上没有看到过的。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习句式和交流,还要提高对中国以及广州这座我们生活的城市的了解。本次旅程非常值得,对学习在中国生活的常识和汉语都很有帮助。”
来自广州铁职院的老挝留学生桂琳在分享感受时说道:“中国的文化很美,广州这座城市也很美。中国的生活与老挝的生活很不一样。通过这次参观,我看到了科技发展在艺术展示上的应用,这是老挝目前还没有的。”
今年的3月17日至23日是第八个“澜湄周”。参与活动的澜湄青年中,有到广州学习铁路技术、志在加入中老铁路建设的老挝学子,也有学习国际中文、希望回国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越南学生……记者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此次活动旨在为留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广府文化、融入广府生活,搭建桥梁,为澜湄区域友谊和文化交融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广州国合基金会和国合中心也将继续举办更多活动,促进中外人文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