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假顺风运营出事故遭拒赔获支持
创始人
2025-04-08 08:07:08
0

私家车若以假顺风车之名行运营之实,出事故时保险公司有权拒赔并获法院支持。因为私家车运营超出了其保险合同约定的使用性质,保险公司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已明确告知不承担此类营运风险。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交通法规,也违背了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公司基于合同的相对性和风险的可预见性,拒绝赔付是合理合法的,以维护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性。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黄松炜、通讯员熊灿报道:打着“顺风车”的旗号,干着网约车的营生——这样的“假顺风车”,你坐过吗?它们游走在监管边缘,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更容易引发理赔纠纷。近日,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判决以“顺风车”为名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司机詹某自行承担交通事故损失。

据悉,詹某为其名下小轿车投保了商业险,投保单载明该车辆的使用性质为家庭自用,保险公司也以加黑加粗字体提示若车辆改变使用性质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

投保后,詹某即在两个平台注册顺风车业务并接单。2023年3月4日,詹某驾驶该车辆搭乘乘客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车辆损坏,经公安交警部门认定詹某负全部责任。詹某认为事故发生在保险期内,应由保险公司理赔6万余元的维修费用。保险公司则认为,詹某将车辆用于网约车经营,改变了车辆的性质用途,导致车辆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应免除其保险责任。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能达成一致,詹某诉至法院。

案涉车辆是否改变使用性质,詹某是否以顺风车名义从事网约车服务成为本案的焦点。法院审理后认为,詹某从事顺风车服务还是网约车经营,应当根据接单量及频率、出行时间、出行路线、营运收入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事故发生前,詹某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共接单430单,部分日期每日接单数超出地方规章对于顺风车接单每日不超4单的限制;出行时间和出行路线均不固定,不符合个人家庭用车时间路线较为固定的特点;从平台收入来看具有明显的盈利目的。

综合分析认为,詹某的行为不符合顺风车“顺便性”的特征,是以提供“顺风车”服务为名从事网约车服务。詹某改变车辆的使用性质,导致车辆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却未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和双方保险合同约定,对交通事故导致的损失,保险公司有权拒赔。据此,法院一审判决驳回詹某的全部诉讼请求。詹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判决维持原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发布:华... 日前,小鹏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增程车型——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版,并已开启预售。新车推出Max和Ult...
华为新款享界S9预订开启,预售... 今日,华为余承东宣布新款享界S9正式开启预订,预售价31.8万起。新款享界S9在车身尺寸上有所增加,...
小鹏X9增程版预售35万起,1... 11月6日,小鹏汽车宣布其全新车型X9超级增程版开启预售,Max版预售价35万元,Ultra版预售价...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搬... 11月6日,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搬迁公告。公告显示,市招考办将于11月8日(星期六)搬迁至...
总台记者专访丨新加坡学者:进博...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及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正在上海举行。前来出席活动的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在接受...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五菱星光730大7座MPV预售... 11月7日,五菱汽车宣布其新车型星光730累计预售订单已突破20000台,并将于11月12日正式上市...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试生产线启动11月7日,特斯拉宣布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试生产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