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电影人与经典厂牌在 2025 华语地缘影像周相遇于珠江电影集团。这一交汇,为电影界注入新活力。青年电影人带来创新思维与独特视角,经典厂牌则凭借深厚底蕴与丰富经验。山海计划走进珠江电影集团,开启了电影创作与交流的新篇章。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碰撞,激发无限创意。青年力量与经典传承相互融合,有望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华语地缘影像作品,推动华语电影在地域特色与全球视野间不断前行,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电影盛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艾修煜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3月30日下午,珠影电影沙龙之2024山海计划短片产业放映专场在珠江电影集团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混录棚举行。
本次活动由珠影集团携手羊城晚报举行,活动首次面向广东本地行业嘉宾和专业观众展映2024年羊城晚报山海计划扶持拍摄的一组青年短片,并邀请到多位山海计划青年导演和主创参与映后交流。
珠影抛出橄榄枝,助力山海导演筑梦湾区
珠影是岭南电影的策源地,电影沙龙举办地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位于原珠江电影制片厂录剪楼,具有60多年深厚的历史积淀,这里曾制作《七十二家房客》《雅马哈鱼档》《南海潮》等多部经典影片,不仅是广东电影的历史见证,也是大湾区电影产业的核心场所之一。而羊城晚报主办的山海计划作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华人青年导演的短片扶持平台,始终致力于发掘、托举影像创作的新锐力量。
放映当天,广东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柱来到沙龙现场,一同观看了短片,并对山海计划主创团队和现场观众表达了热烈欢迎。
梁柱介绍,近年来,珠影着力打造粤剧电影创新三部曲,已完成《白蛇传·情》《谯国夫人》两部,分别获得华表表和金鸡奖,并广受好评,第三部《三水女儿·红头巾》也即将在今年开拍。另外,由陈嘉上导演,陈伟霆、王千源领衔主演的电影《暴风》上映后也吸引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关注。讲述独臂篮球少年张家城追梦故事的小成本电影《我,就是风!》于去年上映,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探索“分线+分区域”发行模式得到国家电影局表扬。
梁柱同时借沙龙之机,向山海计划青年导演和主创们,抛出橄榄枝并发出热情邀请。他表示,希望珠影能与羊城晚报、与山海计划携手,共同为青年电影人提供创作扶持和行业交流机会,期待优秀的新生代创作者扎根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充满活力的文化热土,发掘并展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希望和羊城晚报携手,和山海计划的青年导演们携手,一起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我们将会通过灵活的合作模式,如成立导演编剧工作室、或投资有潜力的公司扶持青年电影创作者;我们还可以通过制片、协拍、器材租赁、后期制作、发行等一条龙服务赋能青年电影创作者。”
展映气氛热烈,短片主创剧透生动幕后
沙龙当日,现场共放映了《鹈鹕出走之后》《你好,马莉莉》《长日留痕》《骤雨》《雀尾》《炉底糍就是华夫饼》六部短片。
其中,后四部片子的主创团队来到现场,并在短片放映结束后上台与观众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当天的观众中除了电影爱好者,还有不少行业从业者,大家趁着新鲜的观感畅所欲言,问题犀利、有的放矢,气氛热烈。活动举办地广东4K电影创作中心混录棚内座无虚席,主办方不得不在走廊等位置加座,以满足观众需求。
《长日留痕》的导演陈嘉祥、制片人纪铄帆、声音指导刘琪来到了沙龙现场。
谈到《长日留痕》的声音设计思路,声音指导刘琪表示,自己第一次看到短片初片时就有一个强烈感受:“感觉导演将一切或真实、或碎片化、或回忆中的内容,不停重复再慢慢消化……所以,在做片中音乐的时候,我并没有把所有东西做清晰,而是尽量模糊化,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
导演陈嘉祥表示,《长日留痕》的拍摄过程中,充满了即兴:“拍摄日程很紧张,现场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因此,我们没有死守着剧本,而是现场即兴、根据演员的状态去拍摄。包括短片的结局,我一开始设想的结局很复杂,但最终没有呈现出来,这种遗憾就像故事里主人翁的境遇一样,好像每个事情都没法如他所愿,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不完美的结局才是常态。”
短片《骤雨》的灵感来源是导演陈志霖的妻子在土耳其独自旅游的经历。这个因语言隔阂而催发出的意外遭遇,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对声音叙事的要求和依赖性极强。声音指导刘琪跟观众分享了自己在声音设计上的想法:“我们全片都没有音乐,就单纯利用环境音来营造氛围。这个片子里,雨的声音变化非常多,轻重缓解,形成很强的包裹感。雨声能够形成一种似音乐而非的效果,如果用音乐,反而会太扁平化。另外,我们还利用声音静态和动态大的对比,来体现呼吸感,体现人物情绪的转变。”
有意思的是,主创团队透露,尽管该片名为《骤雨》,也是因“雨”而生发出故事,但《骤雨》中的雨,全部来自人工降雨。
短片《雀尾》以清新灵动的风格和感伤与温暖的故事,获得了多位现场观众的“示爱”。联合导演牧明、摄影指导罗傲邦、录音指导何文茵、女主角鄢灵珊也分享了该片创作幕后。
《雀尾》采用了如今罕见的4:3画幅,该片摄影指导罗傲邦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画幅,是在广东清远实地堪景时,跟导演一起聊出来的决定:“四比三的画幅一方面有‘遮蔽’感,可以展现女主角探索自己内心的过程,同时营造一些神秘感。另外,四比三的画幅有利于展现纵向元素。”
《雀尾》的画面“绿意盎然”,罗傲邦表示:“大片大片的绿也很符合我们要营造的神秘感,为了把这大片的绿的画面呈现得舒服,后期调色时,我们也特别注重控制色彩的饱和度,以达到视觉舒适。”
联合导演牧明表示,短片的画风是拍摄地赋予的:“整个片子对于拍摄地的自然景观要求比较高,它的调性和清远这个地方吻合的。当我们堪景的时候,景色‘烧’了起来,山峦、山野、溪流、天空……我们立刻感觉‘来对了’。”
导演张艺川、制片人赵一诺、男主演何旭健也带来了《炉底糍就是华夫饼》的幕后故事。
导演张艺川表示,电影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创作者们一直都在对电影的元素、语汇、表达方式进行多方位探索。因此,在拍摄《炉底糍就是华夫饼》时,他也尝试用更自由的方式去表达,同时,他告诫观众“片中所有的信息的真实度都要打个问号”。
制片人赵一诺则分享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导演的需求”:“比如,片中我们需要一头水牛,这个道具对于整部片子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哪怕是价格高一些,也要坚决拿下!”
珠影电影沙龙之2024山海计划短片产业放映专场是由羊城晚报主办的2025华语地缘影像周的重要活动之一。3月28日至30日,2025华语地缘影像周陆续带来了短片放映、电影大师课、影评工作坊、纪录片工作坊、电影进校园、主题摄影展、艺术市集、艺术先锋论坛等系列活动,为广州的影迷观众带来丰盛的春日艺术盛宴。
山海计划(全称“向山海走去”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是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于2023年发起主办的对海内外优秀华人青年导演进行挖掘、孵化、选拔和培养的大型人才扶持活动,活动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全球寻找影像创作领域的新锐力量,支持他们探索剧情、纪录、动画等不同类型的短片创作,突破和展开对未来华语影像文化的想象之路,也让世界通过影像重新发现中国。
珠影电影沙龙之2024山海计划短片产业放映专场展映的多部短片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提供资金扶持,于2024年拍摄制作完成,取景地遍及粤港澳多个地市,题材多元、风格多样,展现出青年电影人旺盛的创作力。
上一篇:广东省工信厅曾进泽遴选“机器人”“人工智能”场景标杆
下一篇:以下几种改写方式供你参考: 【视频】广州的“打飞的”情况真的出现了。 【视频】广州“打飞的”这一现象真的得以实现了。 【视频】广州“打飞的”之事真的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