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智能驾驶事故在安徽铜陵造成三大学生遇难,令人痛心。这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凸显了智能驾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挑战。尽管智能驾驶被寄予厚望,但此次事故提醒我们,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仍需不断提升和完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监管和测试,企业也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同时,公众对于智能驾驶的认知和接受度也需要逐步提高,共同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健康发展,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3月29日晚22时44分,安徽铜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涉及一辆小米SU7标准版汽车。据事故当事人友人及当地消息,事故导致驾驶人和两名乘客不幸身亡。据悉,三名遇难者均为在校大学生,此次出行目的是从武汉前往安徽参加考试。
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的速度行驶。由于事发路段正在进行施工修缮,道路封闭导致车辆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系统在检测到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驾驶员随后接管车辆,持续减速并尝试转向,但最终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记录的最后速度约为97km/h。小米公司在4月1日发表声明,对事故进行了初步说明,并表达了对遇难者的哀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