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春季转场迎来更多“现代范”。如今,机械化转场取代了传统的人力和畜力,大型拖车、卡车等运输工具,快速而高效地将牲畜转移到夏季牧场,节省了时间和体力。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让牧民们能及时沟通转场信息,确保行程安全有序。GPS 定位等设备也为转场路线提供精准指引,避免迷路。这些“现代范”的变化,既减轻了牧民的劳动强度,又保障了转场的顺利进行,让新疆的春季转场更加科学、便捷、安全。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马帛宇报道)随着天气转暖,新疆春季转场工作拉开序幕。与往年不同,今年的转场中,越来越多的新型现代化设施和技术得到应用。
2月24日,和静县克尔古提乡那音特村牧民李加拉,将自己家的53头牛从冬牧场转场至春草场。通讯员 乌努尔摄
阿勒泰地区出台了全疆首个牧业转场气象标准,依据气温、降水量、风力、风吹雪等气象因子判断转场气象条件,指导牧民科学转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在牧民转场路上建设了集餐饮、住宿、洗浴、医疗救助、牲畜防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幸福驿站,解决牧民转场线路长、补给困难等问题。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农牧民更是告别了转场,住进了高标准安居房,院中配备的暖圈、青贮池、饲草料、机械化设备等生产设施就可以帮助农牧民原地越冬。
新疆春季转场的现代化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采用先进的导航技术为牲畜引路,运用机械化设备协助牧民搬运物资等,大大提高了转场效率和安全性。
为加快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各地通过加强人工饲草料基地、牲畜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暖季放牧和冷季舍饲相结合的规模化种养、一体化经营生产方式,有序推进社会化服务、规模经营、家庭牧场培育等工作。同时探索建立牧区职业代牧、专业合作社、家庭生态牧场等多种经营模式,促进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创新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
随着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高产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加速牧区分类转场、分群放牧、牧繁农育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建立,长途跋涉式的转场模式或将成为历史。
责任编辑:魏燕慧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一篇:“归雁经济”促乡村振兴与就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