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卢佳圳 通讯员 詹苹苹
图/越秀区提供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获悉,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入选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100个先进集体之一,是越秀区唯一入选单位、广州市上榜的唯一教育行政部门。
据悉,越秀区教育局以办好全国首创、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为切入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在师生交往、课程共建、课题共研和研学活动等方面形成区域特色和经验成果。

区内中小学、幼儿园缔结穗港澳姊妹校(园)54对;7所区属中小学被评为广州市教育国际化窗口学校,数量为全市各区之首;区属中小学的14个粤港澳姊妹学校合作交流优秀典型案例案例入选广东省教育厅2025年公布的131个优秀典型案例名单,占全省入围案例总数十分之一。
具体来看,区内学校、幼儿园持续加强与湾区内学校间的交流交往,结合姊妹校缔结、子弟班办学、接待香港高中生“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考察团组等,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讨、师资培训、学生活动等方面深入交流融合。

2019年5月起,两所区属百年名校广州市培正中学、越秀区朝天小学在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开设港澳子弟班,面向全市招收在广州创业或工作的港澳籍人士的港澳籍适龄子女。
培正中学作为唯一一所同时在粤港澳三地办学的百年名校、侨校,学校和三地校友会密切统筹培正“一门六校”的交流联系,组织三地培正学校师生常态化开展“寻根之旅”和校友论坛等活动,推动三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通过每年举办校庆活动和每三年举行一次“世界培正同学日”活动,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始建于1929年的芳园,由广州培正同学会主持募集资金进行大规模修缮并重修了校史馆,令芳园重焕新彩。
以朝天小学为代表的相关学校,在省内率先开展粤港澳三地师资短期交流任教探索。朝天小学承办2024年“粤港澳同一堂课·爱国主义教育(小学)”交流研讨活动,与姊妹校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学院陈吕重德纪念学校的师生互相走进对方课堂,开展“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同上一堂课”活动。六年来,越秀区港澳子弟班建设已打造成为湾区基础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标杆项目,培养了一批“立足湾区、心怀家国、融通中西”的新时代好少年。

越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粤港澳三地,同文同根,人缘相亲,未来也必将继续同心同向,携手同行。越秀区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加强三地联动,融三地之智,促三地之教,进一步擦亮“学在越秀”的品牌,推动湾区基础教育有温度、有广度和有深度的高质量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