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5)上,动力电池企业董事长们普遍认为,固态电池是动力电池的终极方向,但当前产业化的现实突破口是固液混合电池(半固态电池)。中国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对其快速落地持谨慎态度。硫化物电解质生产环境要求苛刻,大规模应用预计需5-8年甚至更久。业内人士呼吁警惕固态电池过度炒作,更应关注能解决当前安全、降本、增效需求的“微创新”。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表示,新能源技术正处于“液态固基、固态突破,新体系探索”的关键阶段。中国已实现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吨级出货,固液混合电池规模装车进入倒计时。2025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786GWh,占电池总销量73.71%,同比增长48.9%。磷酸铁锂电池以81.5%占比及62.7%的同比高增长主导市场。
业内分析认为,全固态电池是明确的长期战略方向,但商业化应用面临成本、工艺等核心工程难题。固液混合电池作为折中方案,已成功跨越实验室到工厂的门槛,预计明年搭载量将攀升至十万辆级。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透露,公司已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半固态电池拥有4GWh产线,显示出半固态技术已具备量产能力。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公司为某车企开发的半固态电池本月已在量产线上批量生产,计划明年在中高端车型上大规模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