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全球动力电池前瞻技术与创新论坛在四川宜宾举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在论坛上强调了明确固态电池相关术语、分类、编码等基础内容的重要性,并透露正在制定国家标准,将电池分为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液态电池三大类。液态电池作为当前主流,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等问题。固液混合电池作为过渡方案,能量密度提升30%-50%,兼顾安全性和成本。固态电池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能量密度极高,无漏液风险,热稳定性强,但面临量产难题。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发展节点,预计2030年实现小规模应用,2035年有望大规模推广,届时电池性能、成本和环境适应性将更贴合消费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