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珊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今年10月底,广州实有经营主体总量已达421.74万户,同比增长15.86%,总量历史性跃居全国城市第二位。从100万户到200万户,再到现在的420万户,广州仅用了12年。
营商环境之变
从2013年8月突破100万户,到2018年9月达到200万户,再到如今突破420万户,广州用12年时间完成了经营主体数量的“三级跳”。值得关注的是,仅今年1-10月,全市新登记经营主体就高达88.46万户,同比暴增71.28%,增速居全国前列。
经营主体“加速度”增长,是广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系统性成果。作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广州在商事制度领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如今,办理营业执照,只需要通过手机上的“广州市场主体直通车”小程序即可完成申请,还可以现场即办,配有AI导办全程“帮填表”,不到半小时就能拿到营业执照。
经营主体的活跃度,是经济最直观的“晴雨表”。420万户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市场对广州未来的坚定信心。
产业结构之变
如果说总量增长是“果”,那么产业结构的变化就是驱动发展的“因”。在今年新登记的经营主体中,以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时尚消费品为代表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成为广州经济向“新”而行的最亮眼注解。
其中,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领域,新登记增速达161.74%。目前,广州在这一全新赛道占据领先地位。从亿航智能获得全球首张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到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跨城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的开通,广州不仅孕育了亿航智能这样的行业标杆,还吸引了小鹏汇天 、极飞科技(农业无人机)等众多创新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涵盖研发、制造、测试、运营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
在人工智能领域,新登记增速达109.03%。以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广州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落户。AI技术正与汽车、医疗、会展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催生出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医疗等新业态,为传统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能。
在时尚消费品领域,新登记增速达100.87%。作为“美妆之都”“服装之城”,广州的时尚产业正经历一场品牌化与数字化升级。借助强大的供应链基础和“直播电商之都”的流量优势,一大批新国货品牌在这里诞生、成长并走向全国,展现了新活力。
展望未来,站在新起点上,广州正将其市场活力置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宏大格局中。通过强化与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的协同联动,广州作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持续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为新质生产力的生长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