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羊城晚报记者从广州增城区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已正式批复广州奥特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旧厂房“工改工”项目二期18.35亩集体土地完善转用、征收手续。
这是增城继首宗“小楼镇金海汽车空调设备厂工改工项目”后,第二宗完成此类手续的项目,标志着该区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推动产业升级领域取得又一突破,为存量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本。

低效地“沉睡”多年,企业扩产遭遇“卡脖子”
该项目位于宁西工业园,总用地面积63.95亩,是奥特富公司旧厂房改造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中,一期45.6亩已建成并投入生产经营,但二期18.35亩因历史遗留问题长期未完成用地手续——土地利用率极低,现状容积率仅0.10、建筑密度9.9%,相当于大部分土地处于“沉睡”状态,不仅限制了企业产能扩张,更制约了产业升级步伐。
“二期土地手续不完善,我们想扩建生产线、引进新设备都没办法落地,就像被绑住了手脚。”奥特富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这片低效用地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痛点”。
手续完善“唤醒”土地,实现效益几何级增长
此次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完善转用、征收手续,精准破解了这一历史难题。改造后,二期用地将实现“华丽转身”:总计容建筑面积从原来的0.12万平方米跃升至3.3万平方米,容积率从0.10大幅提升至2.75,土地开发强度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据测算,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0.6亿元,年新增税收390万元,较改造前实现几何级增长。更关键的是,二期将与已运营的一期形成连片开发格局,共同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绿色建材生产中心,重点生产氟碳铝幕墙单板、铝蜂窝板等高端建材产品。
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及大型公共设施装饰工程,将助力区域“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构建。
从“个案”到“范本” 释放存量土地改革信号
“这不仅是企业的一次升级,更是增城区盘活低效用地的又一成功实践。”增城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项目从微观层面解决了企业扩能的“卡脖子”问题,激活了18.35亩低效用地;从宏观层面则为全区乃至广州市同类历史已征地但未完善转用、征收手续的项目,提供了“政策路径+操作模板”的双重参考。
记者了解到,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正以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为抓手,持续鼓励符合条件的集体土地开展完善转用、征收手续,通过制度创新释放民间投资活力。
随着“工改工”政策深化,增城区正探索出一条“存量变增量、低效变高效”的产业升级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文|记者 马灿 通讯员 增分局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