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绮曼 孙晶 陈泽云 实习生 杨雅淇
11月3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重要配套活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投资贸易推介会”在广州举办。
本次推介会聚焦大湾区与东盟两大增长极的深度对接,通过政府对话、园区推介、企业分享与专业服务展示,全方位呈现了双方广阔的互利共赢空间与深化合作的坚定意愿,释放出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强劲信号。

战略对接:
区位优势互补,共筑高效价值链
推介会上,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成为关注焦点。
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阮越勇指出,越南作为RCEP、CPTPP等多个自贸协定成员,拥有战略性地理位置、不断完善的海港物流系统及大力改革的营商环境。全国400个运营中的园区随时准备承接大规模项目,并配套多项投资优惠政策。
他特别强调,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顶尖的科技、金融与研发中心,与越南在产业生态上互补性强,呼吁湾区企业重点关注越南在高科技、绿色能源、数字经济、智能基础设施及物流等领域的投资机遇,共同创造更具韧性与互补性的区域价值链。

平台赋能:
“在一起双向行”促成务实成果,大项目引领合作升级
企业出海的成功经验,为后续合作提供了宝贵范本。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大川分享了集团自2005年“走出去”至今的“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三个阶段历程。2016年并购全球排名第三的泰华集团后,公司实现提质增效,目前形成在东盟6国和国内5城的“6+5”产业布局,去年营收超过150亿元。万大川指出,要从“走得准”到“走得稳”“走得好”需要精准选择、合规经营与风险管理。
来自平台的声音则用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印证了合作的巨大潜力与高效执行力。广东省对印尼贸易促进会会长郭崧介绍,其重点打造的“在一起双向行”合作平台,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在2024年已组织4次双向考察,并于10月在雅加达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印尼产业交流论坛,促成新能源经济、数字经济、农业等10余项合作意向。
他特别透露了一个标志性进展:印尼海洋渔业部高层代表团近期赴粤,就总投资高达840亿元人民币的78000公顷渔业现代项目进行对接。该项目计划5年内建成全球最大罗非鱼养殖基地与深海养殖项目,并已向广东企业下达智能化装备订单,急需冷链技术及工程支持。从接收任务到成功对接中国大型央国企,整个过程仅用时3天,充分展现了“广东效率”与合作的紧迫性。
服务护航:
前海打造“出海超级母港”,构建全球服务网络
企业出海,离不开高效的服务支撑。活动上,粤企出海综合服务港(前海)负责人何洋向与会者描绘了前海作为“企业出海超级母港”的宏伟蓝图。他指出,前海凭借1个国际机场、6个港口、5个口岸的独特区位,形成了人流、物流、资金流高效跨境流动的格局。2025年上半年,前海实际使用外资123.26亿元,同比增长15.9%,占深圳全市的59%。
目前,平台已实现从“深圳出海一站通”到“粤企出海综合服务港”的省级平台升级,集聚超200家优质服务商,线上平台累计服务73万人次,助力143个对外投资项目落地,新增对外投资额7.4亿美元。通过整合70大类“走出去”服务事项,并与匈牙利、沙特、泰国、埃及等多国投资机构合作,前海正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从备案到融资、法律的全流程一站式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