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湾区葵蓬村村镇工业集聚区单元详细规划》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委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截至目前,广州市荔湾区已批试点的西塱、海中、葵蓬三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已全部完成规划优化工作,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葵蓬村村镇工业集聚区位于广佛交界处,本次规划通过优化盘活低效村镇用地、重新规划土地用途,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增加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进一步改善片区整体环境和通达性,提升跨界地区城市风貌品质,重塑片区空间价值,打造高品质产业园区,带动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规划实施后,预计总共可提供8.93公顷产业用地和41.44万平方米产业空间,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集“科创研发+生产智造+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广佛先进智造示范园区,盘活低效用地、促进土地集约高效使用、产业集聚发展等目标。
近两年来,为支撑落实广州市“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落实建设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荔湾区“1283”现代化产业体系,荔湾区开展了一系列保障产业空间载体的规划工作,以产业育新赋能区域发展。

目前,荔湾区已初步形成了白鹤沙产业园、龙溪大道产业园、东沙产业园、岭南V谷产业片区等多点布局的科创产业发展格局。2024年9月成功申报广州荔湾产业园区,纳入省产业园管理。

同时,为进一步激发村镇经济活力,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多管齐下,提供了以下相关措施保障。
推动工业产业区块批量提容,为村镇工业用地提质增效预留空间。2024年,积极把握惠企利民措施优惠,为企业和主体做好产业载体空间保障,从整体统筹、连片发展等角度出发,优化工业用地指标、鼓励工业上楼、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编制方案集中连片优化调整超2000亩工业仓储用地规划指标,全年累计新增产业建筑面积约410万平方米。其中,为提振村镇经济发展、留足产业空间,支持增滘、沙洛、坑口、海北、南教、葵蓬等村留用地项目落实高标准厂房建设的用地需求,同时结合现状村工业园预留未来村产业发展用地,规划工业用地面积52公顷,可建设产业建筑面积约208万平方米。


保障未来产业用地,系统构建“工业用地-工业产业区块-工业集聚区”的产业空间保障体系。配合新一轮《广州市工业集聚区及工业产业区块优化方案》,以“总量要增、质量要高、存量要挖、浓度要纯”为原则,科学构建“工业集聚区-工业产业区块-工业用地”的三级产业空间布局体系。

荔湾区通过划定应保障工业用地、衔接优化现行区块边界以及划定工业集聚区,实现产业用地总规模、工业用地纯度、产业空间布局全方位优化提升。优化后,荔湾区工业产业区块由原来的478公顷提升至660公顷。其中,重点引导未来产业空间向海龙围科创区,尤其是广州荔湾产业园区集中布局,梳理整合海龙围科创区范围内海中村、增滘村、海南村、龙溪村、海北村、南漖村、沙洛村共7个城中村现状和未来工业用地,保障未来工业用地与产业空间。

支持低效村工业用地自主改造,转型为现代都市工业创新集聚区。除近期规划调整的两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外,西塱村村镇工业集聚区是广州市首批9个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试点项目之一,也是首个由集体经济联社自筹资金实施自主改造的项目。在多方支持和协调下,已于2025年2月开工建设,将打造为荔湾精密制造科技园,计划建设10栋高标准厂房和3栋产业配套大楼。项目锚定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方向,可提供约42.51万平方米产业空间载体,目前正在推进首开区约7.9万平方米工业载体的建设,预计明年8月完成竣工验收。

文|记者 马思泳
图|广州荔湾发布、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