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轻吻白鹅潭,乐韵漫抚荔枝湾。10月19日,“激情全运·活力荔湾”系列活动之“文颂荔枝湾·情满白鹅潭”2025年荔湾文学朗诵会在珠江钢琴创梦园举行。来自全市近百位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欢聚一堂,将国乐、歌曲、朗诵、魔术等编织成文学的浪漫与岭南水乡的灵韵。
本次活动由广州市荔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共产党广州市荔湾区中南街道工作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中南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广州市荔湾区作家协会、中南街道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由作家、岭南诗词公益推广大使温林担任总策划,以广州荔湾本土原创文学作品喜迎十五运会,助力“人文湾区”建设,展现新时代广州荔湾的魅力与情怀。
泮塘荷香浸透诗行
书香荔湾优秀文学作品传诵
活动现场,灯光渐暗,一束追光打在舞台中央,青年国乐人曾智婷、唐翰瑜、张立萱、胡苏帆、王德源、邱信阳等手持二胡、琵琶、古筝等乐器,一曲《将进酒》如泉水般流淌而出,既有李白的豪放不羁,又融入现代音乐的创新元素。观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仙共品文学佳句。
“我们沿着林荫道向前走去,荔湾湖中的荷叶泛出阵阵清香。四周绿草如茵,佳木葱茏,曲桥卧波,层台叠翠,好一派岭南园林风光。”由荔湾作家贺远宁创作,王昱博、罗紫凡朗诵的《荔湾湖赏荷》向大家热情描绘了美丽的荔湾湖畔,与读者共赏莲塘繁盛、荷叶碧绿、荷花粉红的生机勃勃。
“龙船饭不仅吃的是美食,吃的更是热闹,这动辄上百围宴席的热闹场面,的确震撼了我。”由荔湾作家钟丽华创作,刘海心、占研演绎的《龙舟竞渡声中食龙船饭》再现了扒龙舟的热烈与食龙船饭的温情,将热闹场景与岭南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文学作品生动鲜活,让我们感受到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浓浓温情。”知名演员、荔湾文学朗诵会艺术指导商忆莎表示。
“风通过仓库、滑道和船坞,从四面八方吹来,与挥洒过汗水的工地,铺开一张全新的蓝图。”由荔湾作家许映壮创作,曾海英、薛子涵演绎的《码头》以独特视角勾勒工业场景的魅力。
青年导演、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闫文静表示:“在铁与码头的世界里,方向无差,距离生美,复杂事物被巧妙简化融合,作品充满对劳动的礼赞与对生活的热爱。”
演员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婉转轻柔,以丰沛饱满的活力,诉说着丰富多彩的荔湾。“温柔的花地河犹如一条蜿蜒的长龙,闪着粼粼波光投向母亲珠江的怀抱。偶尔,她会发出细微的声音,似乎在述说那些挥之不去的红色记忆。”由荔湾作家唐承斌创作,郭梦霖、段伯峻朗诵的《琅琅书声聚力量——郭氏宗祠的红色记忆》将郭氏宗祠的红色历史娓娓道来。
“文章开篇以花地河的柔美引出红色记忆,巧妙自然。”青年评论家张瑞兰表示,“文章叙事节奏张弛有度,革命会议等情节紧张刺激,结尾升华主题,凸显琅琅书声汇聚的建设力量,令人动容且深思。”
“笑语几场并无妨,落幕退红妆。”由作家许德熙创作,演员黄镜夫以粤语朗诵的《念·记怀》以凝练且富有画面感的笔触,勾勒出一段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历程,令人回味无穷。
荔枝湾畔漫卷词章
雅韵悠然漫过满洲窗的文化纹路
“人间四月天,读书好时节。每当我翻开爱不释手的《现代汉语小词典》,总是别有一番滋味。”由荔湾作家赖超锡创作,贺欣雨演绎的《书,我终生的良师益友》以一本《现代汉语小词典》为线索,串联起一段充满渴望的读书往事,饱含对知识的尊崇、对民族文化的骄傲,以及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珍惜,读来引人深思。
“我曾经数过,四十圈年轮里藏着多少场雨。”由作家温林创作,卢莹、周睿怡、邵卿、刘潇屿演绎的《将南湖边的玫瑰说给你听》将青春谱写成一首永不落幕的歌,旋律中跳动着激情与梦想,勾勒着憧憬与希望。“让生活鲜亮起来,谁又能说我们不幸福呢?”由作家钟文静创作,陈雯春子、欧阳佳怡、杨嘉、刘紫妍朗诵的《不用扬鞭自奋蹄》,勉励所有观众在生活的细微处寻找美好的火花。
“一家银器店门口,老师傅正在敲打一块银片,叮叮当当,淹没在人群的嘈杂中。”由作家池朝兴创作,胡庭玮朗诵的《永庆坊让城市留下了美好记忆》,带着岁月的温度,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我赞叹她的书房窗景如画,三楼的高度巧妙地避开遮挡,窗帘轻启,荔湾湖静如处子,一幅天然画卷映入眼帘。”由作家饶晓林创作,谢斐尔、陈鹤颍朗诵的《盛夏凉风抚书案》为观众介绍了一处宁静的角落,能让浮躁的心渐渐沉淀下来,那便是书案旁,一方小小的天地,却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诗意。
“此生你只留下一缕清香,亦如我,尘世曾经来过。”由作家张振兴创作,何雅琪朗诵的《如梅》,将人们思绪带向那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去邂逅一朵如诗如画的梅花。
“走上古朴的小拱桥,鱼儿轻盈的影子映在池底的青苔上,蛙鸣阵阵,叫唤着夏天。”由作家徐利敏创作,毛雨嫣朗诵的《等你,在增埗公园》,低吟着往昔的风华,倒映着岁月的温柔与沧桑。
现代视野破壁艺术共生
白鹅潭声浪穿古越今
文学带给人信念,荔湾湖畔的木棉树,正悄悄酝酿着新的花苞,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当春风再次拂过珠江,那些飘落的红色花瓣上,会写满属于2026年的文学新作。“荔湾文学朗诵会将艺术融入生活,配以民乐、演唱、魔术、人物情景表演等艺术形式,呈现出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艺术指导阿亚姑孜对舞台艺术有着自己的理解。
本次活动除了本土作家诗人参与,还邀请了各界艺术家加盟。魔术师李博现场表演魔术《我爱写字和画画》,他邀请孩子上台画画,请观众随机抽取数字,然后奇妙地猜出并且让画面“活”起来,演出赢得阵阵掌声。“这不是魔术,是写字和画画的魔法。”李博在表演后笑着说,“当我们在纸上写一个字、画一幅画,它就已经拥有了生命。”
大湾区歌手、演员吴菀之、隆牧函以歌声礼赞文学与广州荔湾。“这首歌像给所有追梦人的一封情书。”歌手隆牧函在表演后表示,“能在荔湾唱它,是难忘的记忆。”
或许这是对这场文学朗诵会最生动的注解——当文学走出殿堂,与土地、人群、烟火、科技深情相拥时,它便获得了永生的力量。荔湾用一场朗诵会证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文学依然是照亮人性幽微处的那束光。
“这些作品让我重新认识了身边的广州荔湾。”演员统筹谢紫怡说,“原来每天路过的风景,都藏着未被说出的故事。”
荔湾文学朗诵会总策划、作家温林曾设想站在悬浮于白鹅潭水面的圆形舞台上,让歌声与湖面的涟漪共振,将天地化为巨大的共鸣箱。“想法总是很多,我鼓励团队小伙伴们既要天马行空,也要脚踏实地。”
他表示:“有一点是始终坚持的,就是每位演员都能以虔诚之心沉浸于作品之中,不仅要研读文字表层的韵律与意象,更要穿透纸背,把握字里行间潜藏的深邃哲思与情感暗流。因为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表演,更要将这些宝贵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演绎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主持人蒙婷婷表示:“这段时间我们认真研读每一篇作品,找到了自己的诠释方式。”主持人吴姿润则告诉记者:“愿这些文学作品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田,温暖每一个角落,共同编织美好的荔湾生活画卷。”
现场观众王女士告诉记者:“活动体验感很棒,这场朗诵会让我看到,文学不是书架上的灰尘,而是可以点燃星空的火种。”
作家与演员们用文学精品和舞台艺术展现自己的才华与激情,倾情演绎新时代荔湾生活,以热烈氛围喜迎全运会,充分展现荔湾发展成果,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高水准艺术盛宴。
文、图|记者 罗仕 通讯员 林怡 黎雨欣 魏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