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程行欢 戚耀琪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戚耀琪 陈卓栋
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专题会17日在江门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在会上发布了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据介绍,这批项目共109个,由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农业农村厅面向全省征集,意向资金需求达359亿元,规模相当可观,充分展现了广东在农文旅融合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信心。整体来看,项目呈现出布局优、业态新、条件好的特点。
此外,专题会上,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介绍了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助力“百千万工程”情况。据悉,相关方案实施一年多以来,两批19个试点地区建设成效明显,涌现出众多有影响力的农文旅融合品牌。
21个地市均有项目
六大类业态层次丰富
记者了解到,全省109个农文旅融合发展重点招商项目全面涵盖21个地市,其中有60个项目位于农文旅融合试点县(片区),占比逾半,展现出试点引领与区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从地域来看,珠三角地区有项目60个,意向资金需求约238亿元,将重点发展创新创意与高科技农业,代表项目如广州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东莞湾区数字游民岛项目等;粤东地区有项目13个,意向资金需求约58亿元,重点围绕海洋文化与民俗风情挖掘与打造,代表项目如汕头南澳深澳文化旅游区、揭阳揭东潮汕人家旅游区等;粤西地区有项目14个,意向资金需求约16亿元,聚焦于热带风情与滨海旅游项目打造,代表项目如湛江徐闻菠萝的海、特呈岛现代农业艺术岛等;粤北地区有项目22个,意向资金需求约47亿元,主要围绕生态康养与山地度假进行开发,代表项目如韶关南雄元升两岸花博生态园、梅州蕉岭县高思农文旅康养小镇等。
从业态来看,本批项目类型多样,构建了多元互补、层次丰富的农文旅业态体系。其中,田园农业类项目25个,如阳江双鱼城田园综合体、茂名高州古丁梯田等;创意农业项目23个,如中山菊城水乡文化艺术生态园、肇庆“粤桂五乡人”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等;休闲度假类项目23个,如韶关老游溪·慢生活小镇、云浮自在谷生态康健度假文化基地等;传统民俗类项目15个,如佛山盐步老龙1432项目、江门石板沙疍家风情岛项目等;生态教育类项目12个,如深圳市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清远马头村翰林千益文化研学基地项目等;海洋经济类项目11个,如中国(珠海)白蕉海鲈产业示范园、汕尾市国泰海洋牧场综合开发项目等。
据介绍,这些项目资源禀赋突出,大部分能够依托海洋海岛、山川河湖、文化遗产、农业产业园等优质资源进行开发;开发模式灵活,约60%的项目开放合作开发(合资/股权),约30%的项目支持全资运营,约10%的项目提供土地租赁;地方保障有力,所有项目属于地方政府重点推动项目,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在用地协调、审批服务等方面将给予支持。
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
19个试点地区成色足
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于2024年8月制定出台《关于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工作方案》,按照分类梯次推进原则,先后分两批遴选了19个基础条件好、市场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地区作为试点。方案实施一年多来,成效如何?此次专题会上,省“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作了介绍——
首批11个试点地区亮点十足。比如,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成效显著,惠州市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和16个驿站建成开通,一批未来乡村和体育小镇加快建设等;江门开平市—台山市,累计招引文旅项目101个,赤坎华侨古镇成为珠三角旅游新名片;清远市清新区—清城区南,长隆旅游度假区开园运营,古龙峡景区今年上半年带动周边酒店民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7%。
第二批8个试点地区同样成绩斐然。比如,河源市环万绿湖区域高标准编制“1+1+2+N”规划体系,加快水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佛山市环西江—北江区域,谋划推进35个重点农文旅项目,总投资超58亿元;深圳市大鹏新区水头沙—海贝湾区域,规划建设南澳国际艺术馆,高水平培育超530家主题美宿的海贝湾美宿集群,持续打造水头沙日落沙滩、月亮湾日落小镇产品体系。
从总体成效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持续推进带动了县镇村资源整合利用,大批闲置土地、农房、废弃校舍等“沉睡”资源资产得到盘活利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乡村不再是简单的农产品供给地,生态工业、休闲产业、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乡村产业发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