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广东 21 地市今年如何部署见成效?
创始人
2025-02-17 11:02:18
0

“百千万工程”通过多方面举措见成效。在产业方面,各地市精准定位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如广州打造高端制造业集群。在人才培养上,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为产业输送专业人才,如佛山培养大批技能人才。在乡村振兴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梅州提升乡村风貌。在城市建设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如珠海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各地市根据自身优势和特色,协同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


蛇年开年以来,从省级部署到地市行动,广东各地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齐心协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

其中,“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成为各地大会的高频词。

2025年是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广东各地都出了什么“招”?有几个重要信号值得关注。

信号一:

抓住产业核心根本

连续三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今年把目光放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来。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驱动力,各地也结合自身情况聚焦“产业”二字。

“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揭阳“新春第一会”用三个“抓”,道出目标和决心。会上,各县(市、区)摆图谱,亮特色,并作现场招商推介,动员全市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大市东莞,则对如何拼经济、抓产业等重点任务进行部署。会上,先进制造业集群、外资外贸、生产性服务业等多个关键词,都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

“下更大力气抓产业、抓招商、抓项目、抓营商环境。”2025年韶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新一年要千方百计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再到特色优势产业,都有详细规划,用产业发展让韶关处处都充满无限活力。

茂名同样明确,要“抓住产业这个核心根本”,具体来说,即坚持补强做优,立足主导产业招引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链主企业上中下游关联企业落户,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县域主导产业。

梅州更是直截了当,提出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四上”企业,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经济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

极飞科技公司东莞制造中心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有序组装农业无人机。南方+记者 石磊 摄

与此同时,“三产融合”成为多个地市部署“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的共同点。

比如,肇庆明确要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夯实底盘、新兴产业挑起大梁、未来产业培育新苗,城市产业突出产城融合、县城产业突出“一县一园”、镇村产业突出共富增收,协同发力做优做精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活做旺三产。

今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期中考”之年。不少粤东粤西粤北地市将目光投向日益丰沛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抢抓产业机遇。

万绿湖畔的河源,提出围绕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推动农文旅体融合发展,促进林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推动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大力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推动绿富美互促共赢、相得益彰。

海洋是阳江的优势所在,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该市“新春第一会”着眼于“绿色”“蓝色”,提出向陆拓展、向海图强、向空挺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促进千亿级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百亿级产业提速改造,进一步构建完善具有阳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信号二:

做大做强产业平台

产业的集聚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

谈及如何在初见成效之年更好部署“百千万工程”时,“打造平台”成为广东各地共识。

比如,粤菜名城中山将做大做强中山美食预制菜、小榄脆肉鲩、神湾菠萝等十大农业产业平台,大力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打响中山香农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

已经成功打造出“清远鸡”“英德红茶”“连州菜心”等特色农产品IP的清远,今年将继续抓好“十大产业转移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农文康旅产业发展,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

汕头则在平台建设、招商引资、要素保障、营商环境等方面综合施策,夯实县域产业基础,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大平台是有效推动“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只有大平台,才能形成大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进一步来看,产业园区发展是平台建设的关键一环。为了打造更高质量的平台,不少地市瞄准了产业园区的进一步建设、培育与改造升级。

比如,云浮将牢牢扭住园区经济、镇域经济、资源经济“三大抓手”,培育壮大“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做深做实乡村产业文章,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加快形成成链成群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广州致力于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分类推动市特色标杆工业园区建设、低效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整治,打造一批引领型产业集聚区、支柱型产业园区。

佛山则坚持“三改联动”更新产业空间,以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为牵引,统筹推进区域布局改优、土地制度改革、工业园区改造,高标准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信号三:

抓住改革“牛鼻子”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贯穿于广东“百千万工程”的方方面面。因此,“改革”一词在全省各地“新春第一会”中多次出现。

比如,珠海提出深化“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推出一批全国首创、极具特区辨识度的改革举措。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见效。”2月6日,深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强调,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和法治保障水平,加强重点产业链条建设,为各类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好条件,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更多机会。

“要抓住改革‘牛鼻子’”,梅州瞄准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宅基地使用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实施自然灾害危险区域建房户避险搬迁工作,推动农村居住与生产分离。

湛江则着眼于干部作风建设,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行动,全面塑强湛江市干部干字当头、务实高效、敢闯敢试的精神特质和作风内核,以过硬作风为加快打造“六个湛江”、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城乡融合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同样意义深远。

怎么做?江门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八镇联动”,抓好风貌提升和绿美生态建设,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汕尾聚焦“全域镇村典型示范”,提出打造更多工作品牌、形成更多工作经验,坚持面子里子、扩容提质、大小产业、植树绿美一起抓,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整体性跃升。

奔向“全域美丽”,潮州提出要深入开展“城乡品质提升年”行动,以“一天当作两天用”的拼劲,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推进,着力建设“最宜居秀美城乡”。

南粤大地,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关键之年要有关键之为,全力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要以热火朝天的干劲、攻坚克难的韧劲、比学赶超的拼劲,奏响区域协调发展强音。

撰文:话题研究员 黄进 曾良科 邵一弘 辜继漫

策划:彭琳 张西陆 尤立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界R7/新S7跨年购车补贴延... 11月4日,鸿蒙智行智界汽车宣布跨年购置税兜底补贴政策延期。用户在2025年12月1日24点前完成智...
美联邦补贴结束,10月电动车销... 11月3日,美国多家汽车制造商报告称,由于联邦购车补贴在10月结束,当月美国纯电动车销量出现暴跌。7...
十月车市火爆:零跑、蔚来、小米... 近日,多家车企在10月实现了销量的同环比双增,其中零跑汽车以70289台的全系交付量再次刷新纪录,同...
马斯克拒绝特斯拉高性能子品牌:... 11月4日,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乔·罗根的节目中回应了关于特斯拉是否会设立高性能子品牌的问题。...
特斯拉Model S车祸致5死... 近日,特斯拉因威斯康星州一起致命车祸面临诉讼。2023年11月1日,一辆Model S在威斯康星州麦...
广州发布全国首个智能无人系统产... 广州市近日正式出台《广州市关于推动智能无人系统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广汽昊铂SSR电车漂移破纪录,... 今日,广汽昊铂官方微博宣布,广汽昊铂SSR超跑以213.523km/h的成绩刷新了电车漂移最高时速的...
捷途山海L7 PLUS奇迹生还... 近日,汽车大V韩路发文点赞捷途山海L7 PLUS的安全性。一位车主驾驶该车型从15米高的陡坡坠落,车...
特斯拉Cybercab无人驾驶... 11月4日,特斯拉宣布将在11月5日开幕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展示其最新产品——Tesl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