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多项金融指标超市场预期,为经济平稳开局提供有力“硬支撑”。首先,货币供应量方面,如M2保持一定增速,意味着市场上货币较为充裕,为企业经营和投资提供资金池。信贷投放规模显著增长,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无论是企业的扩大生产、技术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等都能获得资金助力。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也表现良好,反映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强,从多方面、多渠道共同保障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稳定经济开局。
央视网消息:2月14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及社会融资规模报告,多项指标好于市场预期,为年初经济平稳开局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从货币供应看,2025年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从信贷投放看,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0.77万亿元,同比增长7.5%;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33亿元。
专家表示,信贷增长情况较为亮眼。1月,贷款新增额比去年同期4.9万亿元的高基数略高一些。开年以来,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维持历史低位
从利率水平看,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历史低位。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43%,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2%,比上年同期低83个基点。
从社会融资规模看,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专家表示,“两重两新”信贷需求加快释放,今年各地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尽早开工劲头十足,带动基础设施贷款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