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警方精准打击涉企违法行为,极大保驾护航我司各项业务和正当权益。作为属地企业,在此再次表达衷心的感谢和敬意……”近日,广州黄埔警方在十五运会残特奥会社会面防控“百日行动”中,侦破一宗注册虚假账号非法盗电牟利案件,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收到群众通过“平安厅”广州公安局长信箱发来的表扬信。
8月初,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龙湖派出所接到辖区某科技公司的员工洪女士(化名)报警,称其公司主营新能源电动车充电业务,近期遭遇恶意盗电事件:有人利用其公司“先充电后付款”的用户权益,注册数百个虚假账号,专门替他人扫码充电,事后却弃用账号拒不支付订单,累计给公司造成8万余元经济损失。
接报后,龙湖派出所民警当即展开研判分析,通过排查账号,发现涉案的数百个虚假账号,均与一男子张某(31岁)存在密切关联。在固定大量确凿证据后,8月29日,民警精准出击,将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
经审讯,张某对利用该公司会员权益漏洞、非法盗电牟利的行为供认不讳。据张某交代,6月份,他了解到新注册用户“先充电后付款”的服务权益后,动了歪心思,钻营通过注册虚假账号规避付款责任。他组建了新能源车主微信群,以“远低平台售价”为噱头吸引群成员下单,每笔充电订单收取20元的费用,同时在短时间内批量注册数百个虚假账号,专门用于替群内车主扫码充电。待订单完成后,他便将已产生欠费的账号直接弃用,通过此方式非法牟利1万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1.企业开展“先服务后付款”等业务时,要加强账号注册审核,可通过实名认证、人脸识别、设备绑定等方式,防范虚假账号批量注册。同时,应完善订单风险监测机制,及时堵塞系统漏洞,避免因软件漏洞造成经济损失。
2.市民群众切勿轻信社交平台上“低价充电”“免费服务”等“优惠”,此类服务往往暗藏法律风险。若发现他人利用虚假账号、规则漏洞牟利的行为,可及时向企业或公安机关反映。
3.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企业提供的服务便利规避支付义务、骗取服务资源的行为,涉嫌诈骗罪或盗窃罪,将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切勿心存侥幸挑战法律底线。
文|记者 鄢敏 通讯员 刘嘉峰 张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