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铁路博物馆的列车时刻表展柜中,有两张纸张发黄、印制粗糙的简易时刻表常常吸引参观者驻足良久、感慨万千。
这是两张民国时期的粤汉线时刻表,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袁广平捐赠的。
这张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实行的时刻表显示,“武广直达特别快车”下行列车,每周五10:00从武昌东站始发,运行45小时,到达“广州南站”即如今广州铁路博物馆所在地、曾经的“黄沙站”。
这张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实行的时刻表显示,粤汉铁路全部旅客列车只在湘潭和曲江之间运行。
为什么运行5年后,粤汉铁路反而掐头去尾、严重缩水?湘潭以北、曲江以南怎么啦?
1936年9月1日,粤汉铁路开通运行,立即成为抗战初期中国重要的陆上通道之一,当时中国军队80%的补给靠这条线路北运。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8月,在由远而近的抗日炮火声中,粤汉铁路与广九铁路在广州接轨,这条铁路线,在救亡图存的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关键了。国外的武器、弹药、器材经香港进来后,再由粤汉铁路运往抗日战场。为阻止中国军队的物资和人员输送,日军飞机对粤汉铁路进行狂轰滥炸,但铁路员工日夜维护,尽最大努力保障全线畅通。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
1938年10月25日,武汉三镇沦陷。
至此,粤汉铁路首尾两端,陷入日本魔掌。
来自首尾沦陷地区的侵略者对粤汉铁路疯狂轰炸,但顽强勇敢的铁路职工随炸随修,使行车没有中断,军事运输和民用客货运输都在紧张运行,广州铁路博物馆展陈的这张1942年的列车时刻表,就是见证。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开始逐段修复千疮百孔的粤汉铁路。
1947年,粤汉铁路全线初步修复通车,但远未恢复到战前水平。
1949年,国民党军队溃败时对粤汉铁路进行疯狂破坏,粤汉铁路完全中断。我党领导铁道兵团、铁路员工和沿线群众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投入抢修,仅仅3个多月,国民党扬言3年都别想修复的粤汉铁路全线修复通车。
如今,到了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
传统纸质列车时刻表早已退出中国铁路的舞台,列车信息查询完全数字化。
这两张抗日战争期间的粤汉铁路时刻表,静静地展陈在广州铁路博物馆,它提醒我们:
曾经的家国沦丧、山河破碎,令人心痛;
如今的国泰民安、民族复兴,催人奋进!
文字:李艳芝
视频:李慧 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