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排忧解难,热情服务情暖人心。” 近日,八旬老人林女士专程来到广州公证处,将一面印有烫金大字的锦旗送到公证员林敏燕和工作人员黄凤珠手中,眼含热泪地握住公证员的手:“多亏了你们,我才能安心拿到老伴的遗产,这份恩情一辈子都忘不了!”这面锦旗背后是公证人员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故事。
突遭变故,遗产继承遭遇困境
2024年12月,林女士丈夫因病离世,留下一处房产和存款。遗产的继承问题成为耄耋老人心头大事。更棘手的是,两个儿子均定居海外,不知道如何办理继承手续,让本就悲痛的林女士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当时真的绝望了,老伴刚走,遗产继承又卡壳,感觉自己像被困在迷宫里。”林女士回忆道。
“办理继承手续,根据法律和办证规则需要核实情况,以免遗漏继承人导致纠纷。”广州公证处公证员林敏燕介绍。由于对财产继承流程、准备材料等情况了解不多,林女士带着疑问来到公证处,希望公证员帮她梳理法律关系,提供办理继承公证的指引。
公证服务“三步走”显担当
面对老人的困境,公证人员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抽丝剥茧”梳理案件。
首先,以“唠家常”方式安抚老人情绪,用通俗语言讲解继承法规,并手写材料清单、绘制流程图,甚至用红笔圈出注意事项,“清单式”精准释法化解老人的焦虑。
接着,针对林女士调取人事档案资料困难,公证人员主动前往其丈夫原单位及民政部门核实信息,三天内完成关键材料收集,“跑腿式”档案核实让老人免受奔波之苦。
最后,公证员同当事人预约好时间,让当事人在方便的时候到公证处签署有关法律文件,为当事人高效办好公证提供便捷。
“没有专业的公证员帮助,继承的事真的很难办好。”领取公证书时,林女士紧握公证人员的手,眼角泛起泪光。
从“继承”到“传承”,老人主动预约遗嘱公证
在办理继承公证期间,林女士目睹了公证员用心用情为其他老人办理遗嘱公证的全过程,深受触动:“我也得提前安排好身后事,到公证处办遗嘱,我放心。”拿到继承公证书当天,她现场预约了遗嘱公证服务。
广州公证处从接待到办结全程由专人跟进避免群众“多头跑”,对非关键材料实行“边补正边办理”提升服务效率,坚持“法律+情感”双服务,在严格依法办证的同时,关注老年人心理需求,提供人文关怀。
一面锦旗,一份信任;一份公证书,一生守护。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的今天,广州公证处用专业与温情架起“法律桥梁”,让遗产继承成为传递亲情、守护尊严的温暖服务。正如林女士所说:“公证员不仅帮我拿到了遗产,更让我感受到了公证的温暖。”
文|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何思明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