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成为新时代文明校园的鲜活样本。该校注重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艺术、体育等活动蓬勃开展,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文明风尚,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同时,学校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将文明理念传递到社会,为新时代文明校园建设树立了榜样,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图/学校提供
羊城学府,以文化人,以德育心。今年,广州市有4所学校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天外”)就是其中之一。自2012年创办以来,天外始终坚守“和雅君子 未来英才”的办学理念,以“外语+科技”为特色引擎,将文明校园建设深度融入德育、学科建设与拔尖人才培养中,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育人范式。
多彩育人:让学生和而不同、雅而有致
“和而不同,雅而有致”的教育哲学,在天外的活动矩阵中具象化呈现为可触摸的成长体验。“十大主题月活动”和“阳光工程”点亮全年成长,科技节里探索创新,书香节中浸润人文,心理节上观照心灵……这些特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场景。从模拟联合国到非遗传承社团,从校园文化长廊到“和雅”主题景观,每一处空间、每一场活动都在诉说文明的内涵。
天外通过“自主管理、成长导师、生涯教育、立志教育”四位一体模式,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培育责任意识,在教师引领下明晰成长方向。依托“外语+科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外交官课程、英才计划项目,让学生兼具国际视野与创新思维。阳光体育、体育节、运动会构成活力矩阵,让运动成为校园日常,锻造学生强健体魄。“天籁之声”艺术团队、非遗课程与语言艺术团相映成趣,让传统文化与艺术素养浸润成长之路。学农帮厨、校园包干劳作等实践场景,更是让学生在劳动中体悟创造价值,培育实干精神。
文明校园创建的内核,是立德树人的坚守。天外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融入办学血脉,以“和雅君子”塑造品格,用“未来英才”锚定志向,让学生在中西融合的教育中既扎稳中国根,又具备国际表达能力,立志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新人。
锤炼师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教师团队
学校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努力优化教师队伍。
天外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师德建设年方案,积极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教职工大会培训。大力开展系列师德建设工作,全体教职工签订“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自查自纠表”。近年来,学校没发生任何违反师德师风事件。
天外还以“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为载体,利用广州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和雅大讲坛两个平台,培养优秀教师、名师,建设骨干教师团队。此外,学校每学期开展“最美教师”“最美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评选,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升效果明显。
多措并举,天外打造了一支高标准、高素质的学习型、创新型教师团队。
牵头立志:贡献“外语+科技+文明”方案
从课堂到实践,从校园到社会,学校将文明校园建设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天河教育贡献“外语+科技+文明”的特色方案。
天外还积极带动区域教育发展。学校是天河立志教育的牵头学校,目前已有40多所中小幼学校加入校际联盟。通过立志教育校际联盟,天外积极探索立志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策略,形成中小学一体化的立志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天河学子树立志向,坚定信念,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志存高远的天河少年”。
如今,在天外校园里,文明得到具象化呈现:是清晨朗朗书声里的礼仪问候,是科技节上奇思妙想的创新火花,是社团活动中协作互助的温暖瞬间……这所学校正以文明为墨、以育人为笔,在“和雅教育”的画卷上,持续书写着新时代文明校园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