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铁路取得重大进展!“坪山东 3 号”超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这一成就标志着深汕铁路建设迈入新的阶段,为项目按时完工奠定了坚实基础。超大直径盾构机的成功始发,意味着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掘进工作将高效推进,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它展现了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强大施工能力,将对深汕地区的交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助力区域经济的融合与腾飞。
8月1日,中铁三局承建的深汕铁路4标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坪山东3号”顺利始发,标段工程进入攻坚阶段。
深汕铁路4标位于深圳坪山区与惠州大亚湾区,主要工程包括4座工作井、95.1米矿山法隧道、9004米盾构区间,涉及4524环管片、4524块箱涵安装及18.439公里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
此次始发的“坪山东3号”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4.34米,整机总长约121米,总重量约3678吨,装机总功率约9478千瓦。掘进施工的西区盾构段隧道长3850.6米,埋深最深达62.5米,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掘进地质条件复杂,需穿越弱风化花岗岩及风险源19处,河道1处、建筑物11处、道路5处、油气管线2处。且全线并行厦深铁路,与其最近距离仅8.6米。施工面临地表沉降控制难度大,盾构姿态精准控制要求高等挑战。
“坪山东3号”盾构机配备了行业最先进的同步推拼系统,并结合箱涵拼装机器人、超前地质预报、管片背后注浆检测、管片上浮检测、同步双液浆等智慧系统,为复杂地质环境下安全高效掘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项目管理团队提前对掘进参数及安全措施进行多次推演论证,制定了详细严谨的施工方案,克服了邻近既有线盾构吊装场地狭小、安全风险高等不利因素,完成了盾构机组装、调试、井下布置及始发条件验收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盾构顺利始发。”中铁三局项目负责人尚彬介绍。
深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向东辐射及深汕合作区“五铁五高”外联交通的关键一环。项目建成后,将强化大湾区与长三角、海西经济带的高速联系,实现深圳至深汕合作区的高频便捷连接,对推动深汕合作区融入大湾区、实现深汕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 | 记者 严锦程 通讯员 伍荣 苗永军 董靖
图 | 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广东国补领取时间及各地策略差异
下一篇:科技与双拥携手,迷彩共筑梦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