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航开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大湾区发展现状与需求。他实地走访多个重点区域,与各界人士交流探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通过调研,清晰把握大湾区在产业协同、交通互联、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进展与挑战。这一举措有助于精准施策,促进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政策落地生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树立典范。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7月31日,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到海珠区、黄埔区、南沙区开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调研。
在琶洲港澳客运口岸和沙仔岛汽车码头,郭永航详细了解“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旅客通关服务、汽车出口等情况,强调要推动口岸服务创新,抢先布局低空航线,完善集疏运体系,更加便利大湾区人员往来、支撑外贸稳增长。在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分中心,听取中心建设情况,要求紧扣服务经济主战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制度机制创新,链接政府、高校、市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吸引更多包括港澳等高校科研成果在穗转化,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技术和产品研发情况,鼓励研究院和企业紧盯深海空天产业新风口,加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听取基地运营情况,要求完善功能、拓展网络、提升能级,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服务企业“扬帆出海”,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在南沙区港澳青年五乐服务中心,与港澳青年交流,鼓励大家扎根广州创新创业,带动更多港澳青年融入湾区、融入国家发展,要求有关部门为港澳青年工作生活创造更好条件。
郭永航强调,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担当,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南沙方案》,充分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携手港澳办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举全市之力纵深推进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为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要全力打造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高质量完成《南沙方案》第一阶段目标任务,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放大国家及省各项支持政策叠加效应,谋划更多与港澳合作项目,加强与横琴、前海、河套等平台协同联动,携手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要加力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建好用好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穗澳创新园等平台,更好链接港澳创新资源,构建更加紧密的创新共同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要加速推进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深化“湾区通”工程,以更大力度破除制度机制障碍,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等高效便捷流通,发挥好港澳“超级联系人”“精准联系人”作用,持续提升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要全面推进穗港澳民生融合,深入实施“五乐”计划,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防汛防台风和社会安全稳定等工作,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要压实责任狠抓落实,聚焦重点任务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谋划更多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和改革举措,用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改进作风、提升能力,推动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广州市领导边立明、陈杰、刘炜、江智涛参加。
文|记者 罗仕 通讯员 史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