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伟良作为广州“分红”小区业委会主任,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居民担心公共收益使用不透明,他就推动建立详细账目公开制度;担心小区设施维护不到位,他积极组织维修和更新;担心邻里纠纷处理不公,他搭建沟通平台促进和谐。他深知居民的担忧就是工作的方向,通过切实解决这些问题,让小区环境不断改善,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成为小区治理的典范,也为其他小区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视频剪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图、视频拍摄/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返还10个月管理费,最多2136元,最少625.5元。”
半个月前,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道陈家祠社区裕兴苑小区举行了一场业主管理费返还大会。“今天(7月12日)很开心!大家看到放在这里的现金,有24万元……”当时,裕兴苑小区业委会主任程伟良主持业主管理费返还大会,整个小区喜气洋洋,居民身穿红衣,热热闹闹地领取“分红”。
这场“分红”大会本来是小区居民的自家事,但一经媒体报道引发了社会热议,让众多市民羡慕,也吸引了央视关注。
半个月后,“分红”大会的余热仍在延续,裕兴苑小区自治经验有何可取之处?当羊城晚报记者走进裕兴苑小区回访程伟良时,近70岁的他,坦露了自己参与小区自治的心路历程,“绝大部分居民理解我就可以了,我要为选举我做业委会主任的211票‘交差’!”
参与小区自治10余年,街坊信赖的“老程”
当高高壮壮、带着一副黑色边框眼镜的程伟良出现在小区,不少街坊都主动和他打招呼。这位退休9年,今年将迎来70岁的业委会主任就像小区里的大家长,对5栋楼、236户的情况一清二楚。
1999年裕兴苑小区建成后,迎来首批业主入住,在此后的10余年由物业公司管理。转折点在2011年,“当时物业公司不断涨物管费,但对小区管理各方面欠缺,还收不齐物管费,一怒之下,他们把钥匙扔在了居委会。”物业公司走了,小区“无人管”,与居民一同焦急的程伟良等人主动站出来,询问街道、居委,如何是好。
街道、居委建议裕兴苑小区可以成立居民自治的业委会,程伟良回忆,“那时候,‘自治’是一个新鲜词,听都没听过。后来,我被选举担任业委会副主任,我和其他业委会成员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在第一届业委会期间,小区治理逐渐稳步,物管费基本能做到收支平衡。”
到了2014年至2016年,忙于工作的程伟良在小区外居住,他也卸任了业委会的职务。而第二届业委会只剩下两位成员支撑着小区管理,让居民一筹莫展。
听到街道、居委、街坊的劝说和呼吁,程伟良重新考虑回到裕兴苑。
“‘老程你在就好了!老程你回来啦!’有一晚,街坊们围坐在我家中,和我聊天,他们的心声触动了我。”2016年年底,程伟良回到裕兴苑居住,当时不是业委会成员的他看不得小区环境乱糟糟,以居民身份自掏腰包,整改小区环境。
小区路灯暗了,买10盏大路灯,请师傅换;鱼池水干了,买水泵恢复抽水,重现园林美景;扶正树木,重新打理花园杂草、种下靓花……“有居民看到我们在清洁花园,还主动加入我们,也有人质疑是否私自搞开发。”面对质疑,程伟良自动屏蔽“杂音”:“我们就做好自己!”整改花园见成效,大部分街坊看在眼里,越来越多人加入整改小区环境,周末劳动场景更是热闹非凡。
裕兴苑小区业委会在空缺一年后,在2018年选举成立第三届业委会,程伟良和主动参与整改小区花园的居民被选举为业委会成员。担任业委会主任后,程伟良继续默默为小区付出,“小区需要买什么材料,我自己开车去买;业委会办公室没有电脑等办公物品,我搬自己的过来……”
从第三届业委会开始,裕兴苑小区管理初显成效。为了能让小区“赚钱”,程伟良更以退休前从事销售行业的思维,想办法为小区规划、增设20多个停车位,寻求电梯广告、快递柜合作等。经过5年探索,裕兴苑小区在2023年7月为业主首次发放部分收益,约20万元。2025年7月12日,裕兴苑小区再次为业主发放10个月的部分收益,约24万元。
在记者采访当天,90多岁居民张叔到业委会领取“分红”,他迫不及待地掏出现金续缴物管费。领取“分红”后,张叔双手紧握程伟良的手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程伟良回应:“现在是‘和谐号’了,头尾双车头都可以带动,配合得好,才能跑得快!”
主动规划工作细节,把居民担忧提前化解
在裕兴苑小区业委会办公室,“情系业主,真情服务”八个字尤为显眼。不大的空间除了设置办公场所,还摆放了茶几、沙发,养了金鱼,整个布局就如家一般。
每晚9-10时,街坊齐聚业委会办公室闲聊,这个时段的“茶话会”也是程伟良最珍惜的环节。“街坊就像一家人,各自带上水果、零食,围坐一起,为小区治理提意见,出谋划策。”程伟良认为,“茶话会”为他制定工作计划提供了点子,我们根据居民诉求,想解决办法。
2021年,裕兴苑小区5栋居民楼需要更换电梯,但业主担心费用过高,小区产生流言蜚语,让电梯更换工作难以推进。
“居民担心什么,我就解决什么。”程伟良得知居民担心费用,他多方了解电梯品牌、质量、报价,仔细计算每层、每户需要出资的金额,制定、公示电梯更换、楼宇入口适老化改造的分摊费方案,“比如裕华阁,有业主只需要出2000多元,有业主需要出9000多元,但最多也不到1万元。”
当业主看到清晰的方案表,积极响应,邻里之间还相互监督尽快缴费,让更换电梯提上了进度。最终,5栋楼更换电梯工作有序推进,分别在开工前10天收齐了费用,在五个月内完成电梯更换,“更换好之后,原本搬出去居住的老人家都回来裕兴苑了!”
做业委会主任,可谓“攞苦嚟辛”(意为吃力不讨好,自讨苦吃)。但在程伟良眼中,小区自治工作这块“硬骨头”也不会太难啃,“唔啱倾到啱,唔掂讲到掂(意为有话好好说,通过沟通寻找共识)。在治理社区过程中,难以做到大家都满意,难免会产生误会,被告上法院也是家常便饭。”
比如在公示业委会经费时,由于财务人员填写金额项目有误,被居民质疑是否挪用了大额的物管费;还被质疑聘请的保洁人员、安保人员等上岗条件是否合规等等。
“我们是小区自治,居民成立的业委会并非企业。为让外聘的保洁、安保人员开展工作更合理,我们探索以《志愿者服务劳动协议》的方式,为外聘人员提供劳务补贴。事实上,我们还会合理排班,定期组织消防培训、电梯安全管理学习等。”程伟良说,作为业委会主任,有必要、有义务在日常中预先开展工作规划,当有质疑声音,随时拿出日常的工作文件、照片等材料,佐证业委会开展工作的合理性,耐心地向居民解释误会。
着手培养“后生”,为业主信赖负责
两次为小区业主“分红”后,程伟良观察发现,绝大部分业主对业委会工作越来越理解,积极缴纳物管费就是最好的说明,“有些业主会主动缴纳半年或者一年的物管费。而从这个月起,我也有计划为小区明年‘分红’做准备。”
小区能“分红”是让人羡慕之事,实际上或许只有程伟良等业委会成员清楚,“分红”来之不易,钱是“悭(意为节省)”出来的。能动手自己做就自己做,这是程伟良等业委会成员的共识。
“除了聘请12名专职人员,分别负责小区保洁、安保、财务、出纳工作之外,小区的琐事基本是业委会成员自己处理。我们做不到,再请外面的师傅帮忙。”和程伟良一起搭档的还有另外4名业委会成员——丁学能、范劲松、张穗瑜、吴国明,他们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有在单位负责设备安全的人,有五金、建筑材料店铺负责人,有熟悉园林养护、设计布局的人……在程伟良眼中,正是大家职业背景的不同,才能在小区自治各方面发挥所长。
这些年,为了处理小区的繁琐工作,程伟良等业委会成员爬高爬低、搬搬抬抬已是常事,有时候还擦伤、扭伤。然而,这些伤痛他们只会藏在心里。
2023年,裕兴苑小区选举第四届业委会,在213张有效票数中,程伟良获得211票。“我要为这211票负责。质疑我的声音,我会当作监督的动力,只要大多数人支持、配合我们的工作就足够了。”
早已迈入花甲之年的程伟良也承认自己年纪大,是时候培养新一届业委会主任接班人,“我希望能培育一名有中共党员身份的业委会主任,挖掘有责任心、有创新思维的年轻人才。延续裕兴苑小区自治的良好优势,发动业主齐心合力,打造一个幸福感满满的和谐家园,给居民一个安心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