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荔湾科学课”科普报告会隆重举行。多位广州荔湾的科技工作者亲临现场,深情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这些科技工作者们凭借着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分享了科研过程中的艰辛与突破,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通过他们的故事,让大家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激发了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和追求。此次科普报告会为荔湾地区的科学普及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科技工作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图/通讯员提供
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5月28日,广州市荔湾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庆祝活动暨“荔湾科学课”科普报告会在荔湾区会议中心礼堂举行。

来自广州工控、广药集团、广州立白集团、广州市花卉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荔湾中医医院、广州市第四中学等青年科技工作者们讲述自身成长故事。
他们都是来自荔湾区科技领域的优秀工作者群体代表,其中有面向经济领域的企业科技创新人员,有传承和创新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有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的默默耕耘者,也有积极投身科普工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科普工作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用铿锵有力的话语,诠释了科学家精神,展现了荔湾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在国外工作了两年后,我选择回国,选择到广州荔湾工作。”荔湾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立白科技集团核心技术研究主任工程师张迷敏以《国产凝珠“攻坚战”》讲述了在日化行业,以生物原料研发对环境友好的产品开发故事。

“在荔湾做科研工作有踏实的感觉。”张迷敏说,在入职立白前,曾参与荔湾区相关部门举办的海外人才活动,了解到荔湾区对科研工作者的人才保障、资助有一定力度。
在“荔湾科学课”科普报告会,来自广州实验室研究员董鸣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智能制造学域助理教授陈模军博士分别围绕高端医疗器械和激光与增材制造两个主题开展科普报告。
据悉,“荔湾科学课”是由广州市科协、广州实验室指导,荔湾区科协、生物岛实验室共同策划,致力于实验室优质科研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

“荔湾科学课”的开设得到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关注和鼓励,并在启动仪式上进行视频致辞。
2024年,第1季的“荔湾科学课”先后走进广州市第一中学、第四中学、沙面小学,举办生物岛实验室研学等4场形式多样、趣味感强、体验度高的系列科普活动,有力推动教育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
荔湾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校长谭锋锋以科技开启科学教育之门,他表示,沙面小学教育集团一校五址,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开发与科技相关的课程,如建模、编程、人工智能等。学生通过“430课堂”,可以结合特长,选择所需的课程。
“借助‘荔湾科学课’,我们在5个校区推广了人工智能编程课堂。”谭锋锋说,在多学科教育中,沙面小学教育集团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如在体育篮球课,AI可以分析孩子们投篮的抛物线、力量变化、命中率等,让孩子们能直观了解、学习投篮技术。此外,在学科学习所需的数据资料,也能通过AI搜寻材料。
荔湾区连续三年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过去一年,荔湾区深入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联合广州市科技局,与冷劲松院士团队合作落地广州市未来增材制造研究院。荔湾区现代中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价值园区被纳入市级生物医药价值园区中一体建设,成为广州市四个生物医药价值园区之一。
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荔湾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大参林运营中心投入使用,鹅潭一号总部、唯品会项目竣工验收,绿瘦科技园、广州市激光与增材制造产业园(荔湾现代都市工业产业园)顺利封顶,广州工控产业园发展集团、万力轮胎销售总部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荔湾科创将为荔湾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