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土印章:一刀一笔皆是历史何以中国
创始人
2025-05-28 22:15:39
0

新疆出土的印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这些印章以独特的一刀一笔,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变迁。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不同政权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与统治,是古代西域历史的生动写照。从印章的材质、造型到文字,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如当时的文字体系、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这些印章宛如时光的印记,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触摸到古代西域那丰富多彩而又神秘的历史脉络,为研究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证据。


你知道吗?印章作为一种权力的凭证和信物,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新疆出土的大量印章,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它们如同“时光信物”,以实证方式展现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千年治理史,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深层脉络。

古代官员的“身份证”

李崇之印,出土于沙雅古城,边长仅有1.3厘米,印上刻有东汉西域都护李崇的名字。

李崇是汉朝派来的“西域最高长官”,曾带兵守卫边疆,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印章在废墟中被发现,直接证明了东汉政府在此设立过“西域都护府”。

动物印章里的文化认同

“汉归义羌长”印,一枚蹲卧绵羊造型的铜印,温顺的羊头象征归顺,印文“归义”是汉朝给边疆部落的荣誉封号。史书记载,汉朝为西域376名官员定制了印章,等级分明。这枚印章是汉朝颁发给羌族首领的“聘书”,造型独特,既尊重了游牧文化,又以官印制度将西域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边疆农业开发”大揭秘

“司禾府印”出土于和田尼雅遗址。这枚印章证实:汉朝曾在西域设立“农业局”,专门管理屯田种粮。士兵们一边驻守边疆,一边开荒产粮,既解决军粮问题,又把中原的农耕技术带到西域。

而两枚古代贵族的“常宜之印”刻着“常宜子孙”的祝福,驼钮、狮钮的造型融合中原篆刻与西域图腾,连印章都在“混搭”!

小印章,大中国

文物不说话,但能最有力地说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从李崇之印的铮铮铁骨,到司禾府印的稻粟飘香,这些印章不仅是权力的信物,更是文明融合的基因密码。它们以物质形态凝固了“中国之治”的智慧——在尊重差异中追求统一,在多元共生中实现长治久安。当我们在博物馆凝视这些文物时,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印记,更是未来民族复兴的路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网友直呼“高级”!广州塔这款新... 文、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董鹏程 通讯员 城投宣“全运会限定皮肤,审美绝了”“好好看这配色”...
【专访】广东跳水队领队凌海婵:...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龙希 冷霜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林桂炎11月11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
跟随全运脉动打开魅力澳门 新华社澳门11月11日电 题:跟随全运脉动打开魅力澳门 新华社记者齐菲、郭雨祺、刘刚当第十五届全国运...
视频丨“云端战场”为飞行员战斗... 今天是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76载风雨兼程,人民空军用热血捍卫万里长空,用青春守护家国安宁。7...
以下是一些改写“回应民生关切”... 回应民生关切是政府工作的重要使命。通过加强政策调研,精准把握民众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教育方面...
宁德时代联手广汽集团 十年战略... 近日,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签署了长达10年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从技术研发到能源生态的全链路共创,打...
第二届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江皓轩(除署名外)11月11日,第二届中国广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交流...
中国有约丨外籍博主打卡东湖醋园... 中国日报网11月11日电 10日,“中国有约・相约山西”2025国际媒体采访团打卡太原东湖醋园,外籍...
来昌吉感受棉粮煤的“吨位” 来昌吉感受棉粮煤的“吨位”半月谈记者 曹志恒 苟立锋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古称庭州,自古为丝绸之路咽喉...
生娃基本不花钱!“医育结合”伴...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国家医保局加快建立全周期的生育保障体系,助力“怀得上、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