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8%再创新高,尽管,这样的数据,与第二季度的3%增速略有放缓,但仍远超许多分析师的预期。但是,也有人不禁要问:“中国会被甩开吗?”
美国经济在2024年三季度的表现,可归因于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从短期来看,消费者支出和政府支出的增加、企业投资的增长、以及出口的回升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首先,美国消费市场一向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而2024年三季度,尽管,通货膨胀压力尚未完全消退,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依然较为强劲。而且,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紧张、薪资增长以及消费信心指数的提升,推动个人消费支出增长,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其次,美国政府的支出也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持。2024年,美国政府持续推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社会福利政策,尤其是在高科技、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美国的出口增速也有所回升,尤其是在能源和农业产品的出口上,虽然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但美国依然能够在一些特定领域找到增长点,维持其经济韧性。
然而,美国经济的高增速,并非没有隐忧。
尽管,消费者支出和政府支出保持较高水平,但美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始终存在。
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将取决于其生产力的提升、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以及技术创新的推进。与此同时,美国的高通胀水平、不断攀升的债务水平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都可能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压力。
英国媒体指出,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表现,往往隐藏着生产力增长放缓、收入分配不平衡等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未来几年显现出来,影响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挑战。
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主要源于多方面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及外部压力的增加等。以及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改革和转型,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总体上仍处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由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这一转型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速放缓。
不过,中国经济的潜力,依然不容忽视。
首先,尽管中国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口老龄化问题,仍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产阶层,消费市场仍庞大。随着,中国技术创新的推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5G、量子计算等高科技领域,中国有望在未来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其次,中国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已加强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加大对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投入,这些举措有望为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尽管,中国的潜力巨大,但中国能否追赶甚至超过美国,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美国在金融、技术、创新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领先地位,仍是中国难以在短期内赶超的因素。美国在高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以及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能力,是中国所需努力追赶的目标。
此外,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与技术打压,尤其是在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限制,给中国的技术发展带来很大挑战。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产业,仍面临技术依赖、市场准入等问题,必须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链的安全化建设。
所以说,美国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增速,但英国媒体认为,这种增长更像是一种“海市蜃楼”。
毕竟,美国经济的增长,实际上是在全球货币宽松政策、消费信贷的推动下实现的。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疫情后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持续的低利率政策和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在短期内提升经济增长,但这种依赖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支持模式,无法持续长久。尤其在美国联邦债务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未来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可能对美国经济的可持续性构成压力。
此外,美国消费市场依旧庞大,但过度依赖消费者支出的增长模式,也让美国经济的韧性受到挑战。消费信贷的激增以及家庭债务水平的上升,可能会导致未来的消费疲软,进而影响整体经济增速。
而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领导地位,也面临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的挑战,特别在制造业、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未来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受到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