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本报记者毛传
2024年,是我觉得过得最快的一年。好像2023长沙国际车展的影像和欢呼都在耳旁,2024长沙国际车展就剩一天了。
2024长沙国际车展,是我觉得最快的一届。坐在组委会的宣传中心,各路宣传队伍的穿梭犹如快进影像,待反应过来,车展今天就闭幕了!在此呼吁:你再不来,买车好时机真的要再等一年。
现在的年轻人更有自己的主张
转变
今年长沙国际车展在人气、销量,甚至交易金额上应该会再创新高。之前,我们也通过各路宣传反复提到,汽车品牌都在不断努力和较劲。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之间的较量,国产车与合资车、进口车的比拼,每一个话题都能掀起一场口水战。技术路线的选择,如纯电、混动、氢能源等,也各有拥趸和批判者,他们在网络上激烈交锋,试图用自己的声音盖过对方,证明自己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
通常这种交锋换到线下,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车展。虽然车展往往是一场激烈的技术交锋,但随着一曲《APT》响起,长沙国际车展现场停止商谈,放下订单,众人汇聚一方,载歌载舞……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车展销售战中,消费者面对海量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信息,容易不知所措。选购一辆车,不再仅仅是基于个人需求和预算的简单决策,而更像是在各种声音中找到自己立场的一次考验。
车展期间,我突然萌生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两年找我们(媒体或组委会)买车讲价的人少了?”思考许久,给自己的答案是:现在的年轻人更有自己的打算和主张,不愿满足于某种单一优势条件。
推动
每个品牌都有独特的价值和定位
这几年在中国汽车市场,除了比亚迪一枝独秀外,大众、丰田、本田等外资品牌虽然销量下滑,却依然有着一定份额。即便吉利、奇瑞、长安高歌猛进,数据上还是有着追赶姿态。就拿日产来说,在湖南,一款轩逸仍是2023年的上牌量第一。虽然“百万”仰望的崛起,目前没能完全搅动BBA在高端市场的饭碗,但是中国汽车已经体现了强劲的势头。
用一个客观公正的视角,来审视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品牌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定位,都在为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截至记者发稿,我们尚未拿到本届长沙国际车展的销量数据,但从人气上也并未感受到消费者对哪个品牌厚此薄彼。
为了冲销量,特斯拉在11月底就启动了今年最后一波降价。车展上,特斯拉的销售表示:“今年好像不如去年。”这番话表述时带着些许幽怨。
需求
混动和增程支撑起实际消费需求
有年轻人找到现场媒体咨询:“我是该买传祺G4,还是日产轩逸。”虽然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怎么年轻人还在关注燃油车”,嘴里却也快速表示:“燃油车现在最大优势就是保值,不管你什么时候想换车,先确保这车之后不会亏太多。”
不同于以往车展“全场优惠”,今年大额优惠都只会出现在合资车或进口车上。但显然大家也更乐于接受燃油车们全新“叫价”——一口价。
车展现场,“全场最低”的MG5不到3万元就卖,虽然只有几台,显然都是库存,但也瞬间秒空。
上汽大众威然以19.99万元一口价上市,但沃尔沃展台XC60极夜黑的起售价竟然和威然一样,基本上和之前相比直降了10万元。这些其实只是将原本终端的优惠放在了台面之上,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藏着掖着没有什么意义,容易被消费者忽略,直给才是真道理。
车展上,从一百多万元的红旗金葵花,到一汽-大众的探岳L以及凯迪拉克全新XT6,都是油车的典型代表。中国市场很大,湖南市场潜力不错,消费需求多元,一批燃油车的拥趸,依旧可以支撑起油车市场的发展。
“油”的另一面,则是混动和增程支撑起来的实际消费需求。从近几个月燃油车和纯电的发展态势和消费情况来看,之前被认为的中间派,开始变得愈加主流。原本只做纯电的广汽埃安宣布2025年启动增程、插混的多能源路线。吉利银河星舰7EM-i、广汽传祺S7、长安深蓝增程等新车型的展示,更是代表了混动的新方向。
此时,我好像无所谓等待车展最终销量数据出来,我又好像已经听见各品牌开始筹备庆功宴的欢呼,我还好像隐约听见车展买了车的消费者在“万人团购会”上屡屡中奖的喜悦。
消费者们选择了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买到了心头好,能印证车展的主题:有我所爱!
这个二十岁生日,有你,真好。
上一篇:原创 如何简单作育出优秀的赛鸽
下一篇:原创 如何判断鸽子的遗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