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在中南海涵元殿驾崩,一天后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在仪銮殿死去。最高统治者的先后病故让风雨飘摇的清政府乱成了一锅粥,慈禧指定的继承人溥仪当时只有三岁,一切全凭摄政王载沣做主,但是载沣不急着稳定清政府动摇的大局,却先把枪口转向了袁世凯,这是为什么呢?
一、为光绪报仇说
关于载沣针对袁世凯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载沣是为了替他的哥哥光绪帝报仇。
很多人都知道光绪帝并不喜欢袁世凯,虽然袁世凯在后期经常出入皇宫,但是他面见的基本都是慈禧。想登上权利顶峰的袁世凯知道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是慈禧太后,想要找靠山当然要找她。因此一旦涉及到一些大事袁世凯也都是和慈禧商量,可以说从来不把光绪帝放在眼里,有的时候甚至带有轻慢,光绪帝看在眼里自然闷闷不乐。据说在慈禧挟光绪逃亡途中,光绪帝因珍妃被杀寝食难安心情极差。当时为了排解经常在纸片上胡乱画一些小人然后撕成碎片。有的时候也会画一些鸟兽,曾画了一只乌龟并且在龟背上写上袁世凯的名字,贴在墙上用弹弓射击。
还有人说光绪在被囚禁期间也经常提笔写下“杀袁世凯”的字条,可见他对袁世凯的厌恶。
因此有人认为,作为光绪帝的弟弟载沣完全有理由为了帮哥哥报仇而将枪口对准袁世凯。
二、为了自己的政权
这个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因为当时大清王朝已经摇摇欲坠,很多人都知道在新旧交替之际很多权臣会趁新皇帝立足未稳发动兵变,载沣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况且袁世凯当时手握重兵,要想叛变完全可以和清政府分庭抗礼,而载沣跟溥仪只是孤家寡人而已,怎么能是死党遍布朝野的袁世凯的对手?
因此载沣想趁袁世凯还没有防备之际先下手为强也说得过去。
最终结果很多人都知道,载沣最终并没有诛杀袁世凯,因为载沣知道袁世凯是北洋军的首领,杀了他必将引发大乱,溥仪刚刚继位大局未稳,即使杀了一个袁世凯也会有第二个袁世凯蹦出来,因此他最终选择了“缓缓图之”。他以宣统帝的名义让袁世凯回家医治脚伤去了,袁世凯自然心知肚明,也就“谢主隆恩”了。
对于载沣为什么要杀袁世凯这个问题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虽然载沣是光绪帝的弟弟,但是无情帝王家,实际二人并没有特别深厚的手足情谊。再就是当时虽然溥仪继承了帝位,但是当时的溥仪只有三岁,隆裕太后懦弱无能,实际的一把手其实是载沣,为了溥仪也为了自己的权利,载沣完全有理由除掉袁世凯,大家的看法呢?
上一篇:古代如何整治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