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双向转诊流程。为医联体内基层医疗机构提前预留一定比例号源、床位,优先为家庭医生团队预留。畅通绿色通道,医联体内转诊无需再次挂号,实现上级医院和成员单位一号通用,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门诊体验工作试点方案(试行)》
一直以来,医联体都承担着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让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的同时,也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的职能。1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首诊和转诊服务提升医疗服务连续性的通知》,强调要通过指导各地完善首诊负责制,明确转诊服务规则,引导规范合理上转,促进顺畅便捷下转。实际上,在去年成都发布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门诊体验工作试点方案(试行)》中已经提出实施医联体“一号通”,畅通绿色通道,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当前,距离《方案》发布已经一年的时间,医联体内转诊、留号情况如何?老百姓对这一举措持怎样的看法?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线下线上均可操作
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打通转诊通道
11月中旬,市民邹先生因为突然肚子痛来到离家最近的成龙路锦城逸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看着因为疼痛额头已经渗出汗水的患者,当天坐诊的全科医生夏红琳迅速为邹先生安排了检查。
初步检查结果显示,邹先生很可能是急性阑尾炎,但这种疾病无法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处置。见此情况,夏红琳快速从抽屉中拿出了转诊单。“我现在马上给你开转诊单,你拿着这个直接去最近的市二医院龙潭院区急诊外科,走绿色通道。”夏红琳一边叮嘱,一边快速地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填写在转诊单上。
实际上,像邹先生这样,通过基层免去挂号和排队时间,直接转诊至医联体上级医院的患者并不是个例。据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从医院开始推进医联体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中心预留号源、开设绿色转诊通道以来,每年会有1000余例下级医院转诊的住院患者入院。“医联体内转诊‘一号通’,我们一直在做,今年7月,医院正式接入了成都市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进一步打通了渠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二医院每天都会将预留号源“放置”在成都市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上,基层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在电脑上发起转诊申请后,患者可直接前往上级医院报到就诊,无需再次挂号。对于未接入平台的基层医院,仍可以通过基层医生填写的转诊单,由病员服务部对接患者,保证其在当天就诊。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为百姓提供系统连续的诊疗服务
医联体“一号通”的推行为医患双方带来了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走访了上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同时也采访到了多位市民,发现大家对这一政策普遍持乐观态度。
采访中,省钱、方便,是市民提到频率最高的词。市民吴爷爷告诉记者,以前社区医院看不了的病,只能自己去大医院重新挂号,多缴一次挂号费,也多走一次排队、候诊、检查的程序。“而现在社区看不了的病,社区医生直接通知大医院医生,我们直接去大医院看就行,省钱也省时。”
对医院来讲,医联体“一号通”的推行进一步推进了分级诊疗的发展。“患者在社区医院就诊,社区医生能处理的就直接处理了,不能处理再转到上级医院也无需再次挂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三甲医院的门诊压力。”市二医院互联网医院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夏红琳也坦言,自己所在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二医院资源互通,在社区医院做的心电图、DR,后台会上传给二医院的医生,进行诊断,出具报告。现在挂号和检查结果都可以实现“一号通”,真正做到了在家门口享受三甲医院服务。
11月27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提到,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格局,目的是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给老百姓提供系统连续的诊疗服务。“医联体‘一号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让患者在社区医院挂到了三甲医院的号。”夏红琳说。
鼓励牵头医院开展“一号通”
信息化平台第二批医院接入中
记者梳理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不少省份早已开始推行类似医联体“一号通”的便捷转诊政策,以此助推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现在已初见成效:浙江省连续医疗服务转诊服务平台已经打通了省市县三级信息平台,接入2647家医疗机构,基本覆盖了省市县乡四级医疗机构,实现全省转诊服务互通互联“一张网”。据相关媒体报道,上海自今年4月起,全市全面实施二三级医院门诊号源优先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经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在二三级医院可以享受“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三优先”服务。
目前,成都市卫健委也在鼓励医联体牵头医院开展医联体“一号通”服务。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飞医院等现已实现医联体内上转病人不再重复收取挂号费。
成都市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医院、市三医院、市六医院、市七医院、青白江区人民医院、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天府新区太平中心卫生院、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华区双桥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厢公立中心卫生院、都江堰青城山镇卫生院、桂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都平安医院作为第一批试点医院已全部完成接入。
“成都市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第二批试点医院正在陆续接入中,医联体‘一号通’的相关工作我们也在持续推进。争取尽快让更多市民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医疗服务。”成都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
优化挂号流程、简化服务环节、降低无效流动和等待时间是优化门诊服务最终的目的。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机构都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探索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