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缺乏对知识的准确定义,我们也无法充分认识自身。
最直观的是,互联网带来知识大爆炸的同时,也让我们接触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碎片化,思维也渐渐变得无所适从。很多人走出校门之后,仅仅依靠互联网上纷繁错乱的资讯,以及身边环境耳濡目染的信息,来获取对世界的认知。而且, 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分辨信息,下意识地以为那些点赞最多、评论最多的观点就是正确的,以为那些新奇、煽情、黑暗的故事就是真实的。
我们的贝叶斯大脑,其特性就是你经常投喂什么内容,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大脑。
经常吸收娱乐八卦,你就会安安心心地生活他们创造的愉悦感中。
经常吸收消费观念,你就会安安心心地生活在符号消费的文化中。
经常吸收新闻讯息,你就会安安心心地生活在它们为你编织好的故事中。
如果不对信息、知识加以分类,你甚至连自己学了很多知识,为什么不顶用也不知道。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知识的三种分类方式,希望打开你对知识的新认知,借以更好地认识自我。
0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2019年开始,我每年都要读上一百多本书,每天要写2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不学完不写完就不睡觉,就这么坚持了八百多天。但有一天我突然惊醒:我看了几百本书,记录了这么多笔记,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
后来我接触到了“知识管理”,开始对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分类和定义之后,我发现自己学到的知识,都属于 显性知识, 我这么刻苦地学习,从根本上讲是在弥补自己过去欠下的常识。
所谓显性知识,就是能够被传授、被获取的知识。有的显性知识可以从互联网、书本上公开获取,但有些显性知识需要付费获取。与显性知识相对应的,就是 仅靠言语无法捕捉的隐性知识,比如驾驶、游泳、写作、演讲等。
1958年,迈克尔·波兰尼在他的著作《个人知识》中提出的“个体知识论”,颠覆了当时人们的“知识观”。他认为:大多数人懂得的知识,只是知识的表层,而“我们知道的永远比能说出来的多得多”。他说:“ 人类的知识有两种。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
例如,地图是显性知识,但确定某人的具体位置以及如何前往这一位置,则需要隐性知识。
可以说, 隐性知识根植于环境、经验、实践和价值观中,难以表述、难以传授,它存在于实践者的头脑、身体中,是他们长期竞争优势和创新的最佳来源。
同时,在搜索引擎普及之后,显性知识的价值直线下降。过去被垄断的、少有人知的知识,经过互联网的传播之后,对每个人来说都变得触手可及。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知道的人越多,知识的相对价值也就越小。
比如在某村子里,有一所学校垄断了数学知识,要想学习数学就得交钱来学校学习。但有一天,几位老师看不惯学校的做法,就把这些数学知识普及开来了,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到了数学。结果就是,村民们的民智提高了,因为学到了数学,这就是数学知识的绝对价值。
但学校赖以营生的数学知识,也无法再收费了,这就导致数学知识的相对价值降低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了,这类知识就变成了常识。这不是说常识没有价值,而是说常识无法创造更多的边际价值了。
这也是信息差:知道的人越少,信息的价值越高。
我过去从书本上、互联网上学到的知识,都属于是显性知识,然而显性知识的价值在于丰富我的知识体系,让我不再那么无知,它们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边际价值,比如利用它们变现。
可以说,我学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其实都是在弥补自己的无知。因为这些知识,很多人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利用它们获得了成功。
分清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帮助你认识到自己的知识到底有没有价值。当你无法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答案时,你可以去寻找该领域专家教授的意见。比如脱不花的学习方式,就是盯着牛人,从牛人身上获取足够多的隐性知识,这无疑是一条很好的学习捷径。
02 原理、方法与事实
如果把知识按照性质分类,可以分为:
1)“原理性知识”:关于“为什么”的知识。比如: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学习这个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理论到底为什么成立?
2)“方法性知识”:关于“怎么做”的知识。比如:怎样操作这个程序?怎样应对这个情境?用什么步骤解决这个问题?
3)“ 事实性知识”: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比如: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这个领域是研究什么的?这个东西是什么?
西蒙·斯涅克在《如何启动黄金思维圈》中举过这么一个例子:
大部分电脑生产商思考和表达问题都是站在what层面。营销时他们会说:我们生产的电脑性能很好,使用便利,你要买一台吗?即我们是做什么的。
但苹果公司不一样,他们的营销理念是: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创新和突破极限。我们坚信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挑战世界的方法是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且使用简单,界面友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出了世界上最好的电脑,你要带一台回家吗?
苹果是从why出发,即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为什么生产不一样的东西,这是在向潜在的用户兜售苹果的价值观和理念,与用户建立更好的信任和共识。
黄金思维圈本质是要求我们在开始行动之前,先从why的角度出发,问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弄清楚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的方法方向,再开始行动。
所以,区分这三种知识有什么用呢?
第一,掌握原理性知识可以帮助你“理解”世界。
比如,公司让你去贴海报,大部分人的做法会是去大街上张贴完了就完事了。但如果顺着黄金思维圈去做的话,你会追问:张贴海报的目的是什么?老板为什么要这么做?张贴海报的方法有哪些?去街上贴完海报就完事了吗?我是否可以在相关人群集中的社区、论坛、群聊中发布活动呢?当你回答完这一系列问题之后,你会发现做这件事的思路更清晰了,行动起来也更方便了。
反过来说,如果你缺乏做某件事的认同感,那你是很难把事情做好、做极致的。就像你面对一份讨厌的工作,你能日复一日地把这件事干好吗?恐怕坚持个把月,就受不了内心的折磨与煎熬了。
第二,掌握方法性知识可以帮助你“干预”世界。
为什么要学习方法性知识?或许我们可以借用查理·芒格回答“为什么要学习重要学科的重要原理”的答案: 这些理论具有最大的确定性知识以及普适性,这是获得智慧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最小的路径。
不同人在思考问题时,由于人生阅历、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思考过程和方式,它们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决策和行动。大多数时候我们遇到的困难,并非因为这个问题无解,超出了个人能力范畴,而是我们的思考方式存在问题。单一固化的思维难以帮助一个人摆脱当下的重重束缚。
这时候,方向性知识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比如你的学习效率很低,该怎么办?你可以尝试“情景学习法”,尝试“交叉学习法”,尝试“费曼学习法”等等,掌握了这些方法,你的学习效率会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很多人会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能缓解一时之需,教人捕鱼则意味着一套生存方法。但实际上,“渔”的目的不就是为了“鱼”吗?
威廉·庞勒斯通在《知识大迁移》中写道,现代很多人一味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却不重视积累知识,这让无知乘虚而入。
互联网时代,知识比任何时代都容易获取,我们也比任何时代都轻飘。很多人以为,我们想要知道什么,去百度、去谷歌搜索就行了,干嘛还费劲吧啦地去记忆他们?
但如果你深究搜索的过程就会发现,它就像提取记忆一样,你得先知道搜索什么。 有一样东西你没法上网搜索或寻求他人解答,那就是你脑海中并不存在的观点。
事实早已证明, 要想提升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还是多掌握事实性知识。
综上可知,把知识分成原理性、方法性、事实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以便更好地指导行动。
03 DIKW模型
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为什么读了很多书,懂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这个原因可以用DIKW模型来解释:因为单纯积累知识并没有什么用,真正改变你一生的,是思维方式。
什么是DIKW模型?
它把学习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数据(Data)、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智慧(Wisdom)。
举个例子:
“批判性思维”这五个字,就是数据。
你知道批判性思维是什么含义,这是信息。
你还知道批判性思维的提出者是谁,是针对什么领域的等等,这是知识。
当你遇到问题时,你知道如何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事情的发生与进展,这就是智慧。也只有智慧,可以改变命运。
简单来讲,知识是静态的,是死的,而智慧是流动的,是活的。
但这不是说知识就不重要了。
掌握广博的知识,是拥有智慧的前提。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空谈智慧无异于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但如果忽视智慧,那只能是一座知识仓库,所做的只不过是搬运他人的作品和观念。
按照这个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
1)互联网上的信息,如果不被我们浏览,就是单纯的数据。
2)我们浏览的信息,如果不加入个人思考,照搬照抄过来,就是信息和知识。
3)只有加入我们思考、能指导我们行动的信息和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的智慧。
04 最后的话
很多人时常生活在一种幻象之中,认为真正的知识就一定高雅,大众传播就是下里巴人、娱乐至死。但我认为这是一种偏见、一种傲慢。 真正的知识一定是走出象牙塔,要去影响每一个愿意思考的灵魂。
如果没有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实践,就不会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如果没有在各大企业、工厂中的实践,就不会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果没有在美国各地的游历与调查,就不会有《论美国的民主》。
自始至终,知识都应该与实践相结合。
上一篇:如何从不确定性中获得胜算?
下一篇:古人怎么过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