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中国大地一向是汉人的天下,中国历史上曾遭受两次来自北方少族民族的侵入,并在中原地区建立了王朝,统一全国,分别是元朝和清朝,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次来自西方少族民族的侵入,它就是唐朝时期的吐蕃,吐蕃像八旗子弟入关那样攻占了长安城,令人奇怪的是,吐蕃人没有像蒙古人那样建立王朝统一中国,这是为什么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军事实力最鼎盛的时代,对唐朝来说,盘踞青藏高原的吐蕃才是最强的对手,吐蕃王国整体疆域达到了8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上百万,是世界第三大帝国,唐朝对它充满敬畏,说这辈子从没见过如此可怕的对手。
唐朝曾经尝试和吐蕃和平相处,最著名的就是文成公主进藏和亲,暂时解决了唐朝边境问题,唐朝迎来了短暂的和平,后来爆发安史之乱,吐蕃大军进攻长安城,这是唐朝首都第一次落入胡人手上,按照规律,占领了国家首都,必定控制全国,可吐蕃人仅仅占领了15天后鸣金收兵,打道回府了,为啥吐蕃没兴趣推翻唐朝建立新的王朝?
很简单,吐蕃人实在水土不服啊!
众所周知,长期居住在高原的人,为了适应缺氧环境,身体已经进化,红细胞携带氧气能力增强,可平原地区氧气充足,高原上的人一下子吸入太多的氧气,发生“醉氧”反应,唐朝人看到吐蕃人刚来到中原,一开始如虎如狼般凶猛,几天后一个个变成病恹恹的,认为吐蕃人不适应炎热环境。相反,唐朝军队也不敢上高原地区和吐蕃交手,唐朝军队发现一上高原就气喘,甚至死亡,他们不知道这是高原反应,认为是“冷瘴”引起的。
这就是为什么唐朝和吐蕃打仗一直处于胶着状态,谁也打不过谁,占不到便宜,我们也好理解居住在草原的蒙古人为什么能轻易南下攻打宋朝了。
下一篇:绿玫瑰适合送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