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输的液体像“牛奶”一样,
这液体是什么?
那是肠外营养液。
肠外营养液是由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混合配制而成,通过静脉途径为机体补充营养的一种注射液。
当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就需要肠外营养的支持。当然,以上物质并不是每个患者都所必需的,医生会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开具适宜患者营养需求的肠外营养液。
哪些人需要输肠外营养液呢?
对于以下患者,肠外营养液不是辅助支持,而是一线治疗。
① 无法进食或无法通过消化道吸收营养物质的:如广泛小肠切除、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等;
② 接受大剂量放疗、化疗的营养不良患者;
③ 进行骨髓移植患者;
④ 无法进行或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
⑤ 消化道系统功能障碍的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⑥ 营养不良的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存在并发症(如顽固性腹泻、并发其他感染、接受化疗等)的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
⑦ 严重分解代谢状态下的患者(如颅脑外伤、严重创伤、严重烧伤等),在5~7d内无法利用其胃肠道的。
输液时血管为什么这么疼?
由于肠外营养液渗透浓度较正常血液高很多,因此过快输注,对输液的血管,特别是经外周的小而细的静脉输注的血管造成损害,容易产生红肿热痛的不良反应,即出现静脉炎,严重者还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所以,输注“牛奶”液体要尽量选择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例如PICC、输液港等。
一旦发生红肿热痛的不良反应,一定要及时告知护士,得到专业处理!
作者:李杰
来源:宣武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