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济南市党政代表团外出学习考察。
这次,目的地是郑州。
此前,在2020年,济南市党政代表团也曾赴郑州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与四年前已有很大不同。
两座城市都在各自轨道上加速发展,同时,济郑高铁于去年12月开通,两市实现最快一个半小时直达,交流日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赴郑州学习考察,考察了什么?又要学什么?
01
此次济南党政代表团堪称高规格。
根据媒体报道,代表团成员包括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市政协主席雷杰,以及多名市领导。
此外,还有济南市部分区县、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
郑州方面,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安伟,郑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何雄参加,此外还包括多名郑州市领导。
此行主题也很明确——
学习考察郑州市在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深化两市合作,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去了哪些地方?
媒体报道透露,考察地点包括航空港区市民中心、郑州国际陆港、中原医学科学城、中原科技城投资促进中心、黄河滩地公园,以及汉威科技集团。
一天时间考察了这么多地方,还要召开合作推进会,行程可谓相当紧凑。
有哪些收获?
在随后召开的济南市·郑州市全面深化合作推进会议上,刘强说,通过学习考察,代表团真切感受到了郑州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务实经验和显著成效。两市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双方合作站上了新起点。
02
济南与郑州,一直是很有话题性的两座城市。
关于两座城市的比较,更是网络上经久不衰的讨论话题。
但实际上,这两座城市有着很多的相似性。
两座城市都是经济大省的省会、万亿俱乐部成员、黄河流域重要城市,还同为国家级都市圈的“圈心”。此外,两座城市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甚至,在产业结构上也有一定的类似。例如,先进制造业都在城市产业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近年来也不约而同在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产业领域重点发力。
这是“面”上的,其实还有更多“点”上的相似。
这一点,从此次济南党政代表团行程上也能看出来,不少考察地点都能在济南找到对应——
郑州有国际陆港,济南也正在打造国际陆港;
郑州的中原医学科学城,对应着济南国际医学中心;
郑州中原科技城,对应济南的齐鲁科创大走廊、中国科学院济南科创城;
郑州有黄河滩地公园,济南也有黄河公园;
……
另外,济南正加快建设起步区,对应的,郑州郑东新区也在快速发展。
由此,能够看出济南党政代表团此行有着很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可以说是一次精准的“学习考察”。
03
那么,究竟学了什么?
在郑州航空港区市民中心,济南党政代表团听取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建设及产业布局情况介绍。
在郑州国际陆港,代表团考察了汽车专用作业区(西作业区)、国际陆港规划建设及物流产业发展情况。
在中原医学科学城,代表团考察了规划建设情况及医疗康养产业布局发展情况。
在中原科技城,代表团考察了规划建设情况。
在郑州黄河滩地公园,代表团考察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惠济区建设发展情况。
在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团参观了企业展厅,考察智能传感产业链布局、发展情况。
不难发现,“规划建设”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词。
为何?
同享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济南与郑州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如何更好地用好这份“红利”,这是两个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对两城来说,通过交流互通有无、彼此借鉴、携手并进,是一次良好的机会。
04
近年来,济南GDP增长稍逊于郑州。
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郑州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617.8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在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居首位。此外,在河南全省经济首位度为23%。
今年前三季度,郑州GDP为10702.7亿元,在万亿俱乐部中排名第16,增速5.5%。济南以9675.1亿元,居第18位,增速5.4%。
在比较数据的同时,也应关注发展的潜力。
近年来,济南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人才资源吸引力、城市软实力提升等方面蓬勃发展,可以说是后劲十足。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济南起步区更成为济南面向未来的一个关键支撑。
当前,城市与城市之间已经从竞争迈入了竞合的新阶段,特别是对于相邻的两座城市,取长补短、互相协作才能共同提升。
在这次学习考察中,济郑两市签署了《济南市人民政府 郑州市人民政府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
这是两市2020年签署《协同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之后的又一份重要合作文件。
未来,两市将在加强两市互访交流、济郑都市圈“双圈”互动、功能区(新区)创新合作、生态保护联防联治、联合推进节水控水、协同共治守护黄河安澜、产业发展协作联动、科技交流创新、对外开放合作共享、文旅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教育医疗合作、加强交流合作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前几天,国务院刚刚批复了《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明确了济南“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的新定位。
既为“重要的中心”,自当博采众长,更要靠前一步,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相信,唱响济郑“双城记”只是一个开始。(来源:城在北纬36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