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二战期间最为残酷血腥的战争之一。德军由一路高歌猛进到节节败退,指挥官保卢斯死守数月,无论苏联人开出怎样优厚的条件劝降都不为所动。
但最后,保卢斯的态度却转了个一百八十度,他率领手下投降,并且对柏林的决策者也是恨之入骨。在这场充满鲜血的残酷战役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一、骄兵必败
1942年11月,刺骨的寒风正在肆虐这个城市,斯大林格勒的雪下得更深了。
德军指挥官保卢斯面色凝重,此前保卢斯手下的第六集团军几乎以横扫之势攻进了斯大林格勒,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战绩。然而在斯大林格勒战场上,保卢斯却啃到了块硬骨头,不但久攻不下,兵力还在不断地被消耗。
背后就是莫斯科,英勇无畏的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化整为零,强行拉着德军进行了巷战,双方苦战数月,伤亡惨重。
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无论是德军还是苏军都缺少相应的补给,战局僵持只会让更多无辜的士兵丧命。保卢斯深知这一点,为了挽救手下二十万士兵的性命,他冒着被元首痛骂的风险,电报请求支援。
柏林方给出的答案却让保卢斯十分汗颜,颇有一些捧杀的意味:第六集团军是我军最强主力,无需过多增援。
得到答复的保卢斯苦笑了下,只能硬着头皮坚守阵地。没有等来援军的保卢斯,很快得到了另一个坏消息:苏联的增援到了。一百万以上的苏联红军正在向斯大林格勒逼近,逐渐形成包围圈,意图将负隅顽抗的德军全部歼灭在本土。
保卢斯急得火烧眉毛,他又一次向柏林请示要求突围。然而,柏林的回答仍然只有简单而冰冷的一句话:坚守斯大林格勒。
在基辅等地的胜利,已经彻底蒙蔽德国指挥官们的双眼。他们认为,苏军无论是在边境还是内陆都损失惨重,有生力量不多,无力再进行反抗,斯大林格勒早已是德国嘴边的肉了。
中国有句古话,骄兵必败。柏林的错误决策让保卢斯以及其他将领都怀疑起了人生,保卢斯只能竭力安抚大家的情绪。
二、希望破灭
柏林方之所以有恃无恐,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德国空军司令戈林表示,可以通过空军的力量给第六军团送去补给。有了补给,元首认为保卢斯的军队应该还能再撑一段时间。
然而,保卢斯的希望再次落空了,戈林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能够输送进来的补给非常有限。饥饿的德军不得不宰杀战马来充饥,一时间斯大林格勒宛若一个人间炼狱。
对于这些,元首希特勒是如何回应的呢?他一边要求保卢斯继续坚守柏林,一边同意了他的突围计划,内心可谓是相当矛盾了。
要知道同样困守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中,除了保卢斯,还有不少是德国的精英级别的军官,他们对于战局的判断可谓是非常准确的。
在一众请求撤离突围的电报里,柏林也如梦初醒一般,意识到了德军的败局已定。但希特勒为了自己的面子,始终不肯下撤退的命令。
比起元首的犹豫不决,苏联一方反而更加干脆,他们给保卢斯指了一条“明路”——投降。
在当时的情况下,投降是最好的选择。双方都能避免手下士兵继续作出无谓的牺牲,而且厌战的情绪早已在军队之中蔓延。只要德军肯投降,不仅能保他们的性命无忧,还有机会回到自己的故乡,条件可谓是相当宽松。
试想,战争给这些士兵都带来了什么呢?还有这些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也不应该白白牺牲。在这里,保卢斯想不明白。
但在此时,朴素的爱国热情依然战胜了他对柏林决策的不满,他压下了其他将领向苏联投降的意见,选择了死守。
三、全军投降
保卢斯的决定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在这场惨烈的战争中,数十万德军丧生,苏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德军拼死作战,仍然无法挽回战局,改变失败的命运。
看到这样的惨剧,保卢斯绝望了。他向柏林发送电报,这是他最后一次请求突围,如不撤离,整个第六集团军将全军覆没。
元首无情地拒绝了保卢斯,在他苦苦哀求下,才同意用飞机转移走伤员,其中也有他的儿子。这也成为保卢斯战后,被德国人痛骂贪生怕死的话柄之一。
为了让保卢斯能够“慷慨赴死”,希特勒给他升了官。保卢斯在这个时候被晋升为帅,这更是激怒了保卢斯和他手下的将领们,这些人白白死去,就是为了得到他希特勒的加封进爵吗?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彻底击溃了保卢斯的心理防线。在苏军兵临城下之际,保卢斯带着残余部下向苏联投降了。
他称,不会再为那个愚蠢的奥地利人舍生忘死。其余德军将领和士兵也对希特勒恨得牙痒痒,在那么多次的机会中,希特勒始终选择见死不救,将数十万名士兵的生命视为儿戏。
这些投降的德军,从此以后坚定地站在了反希特勒的队伍中,不断给其余德军写信劝降,还有群情激愤的老兵扬言要攻回柏林,让希特勒也尝尝被围歼的绝望。
四、蒙受冤屈
保卢斯投降后,苏联对这位元帅予以了优待。但在德国人的眼里,保卢斯无疑是成为了苏联的走狗,是民族的叛徒。
当柏林要求用斯大林的儿子换回保卢斯时,被斯大林拒绝了,保卢斯也因此保全了性命,没有被德国作为叛国贼处置。
但保卢斯回国后,仍然遭受了无数的白眼与嘲讽,无论是他指挥不力还是叛国投敌。每一条都足以把他的名声置于万劫不复的地步。
保卢斯在看清了希特勒的面目后,也毅然选择了揭发希特勒的种种罪行,但这些并没能挽回他在德国的名声,他的儿子也为此自杀。
然而当我们回望那个寒冷的冬天,保卢斯眼前分明是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可悲抉择。而战争,也是一个死局,从来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保卢斯也只是战争中的一个牺牲品罢了。
参考资料
辛华.保卢斯——纳粹元帅的后半生[J].军事史林, 2002(10):3.
大仙.保卢斯从元帅变囚徒[J].国家人文历史, 2012(14):1.
下一篇:流感高发,如何预防与应对?